正文

Fab 68的挑戰(zhàn)(2)

芯故事 心感動:英特爾企業(yè)文化的力量 作者:裴曉風


為了盡快找出問題,我和大家連續(xù)做了三四次盤點,每次盤點出來,就趕快找癥結。當最后一次完成盤點的時候,盤點結果已經(jīng)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了。有過這段磨礪后,我負責管理的兩個團隊都成熟了很多,大家都覺得盡管很辛苦,但非常有成就感,團隊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這就是整個團隊“成長的痛苦期冶,對于一家新工廠來說,必然有一些工作需要在探索中進行,當時,我們缺乏足夠的管理經(jīng)驗和完善的系統(tǒng),來保證產品與工作質量的完美無缺。而這也正激發(fā)我們在摸索中不斷地思考和學習,并迅速成長起來。后來,我們再也沒有發(fā)生過同樣的問題。

在我心中,浦東工廠一直是情深意切,讓人有回歸感的港灣,在這里,我收獲了豐富的經(jīng)驗,我也把自己的經(jīng)驗寫成文字,回饋給后來的員工。后來,因為赴總部培訓不得不離開的時候,我淚眼滂沱,因為愛過,所以不舍,但是,前路更長更遠,總要啟程。 

·大連誘惑· 

2005年 11月,我來到了美國。當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撲面而來時,感覺自己彷佛走進了一個“特別冶的世界。

在異國他鄉(xiāng),當周圍很少看到黃皮膚、黑眼睛的同胞時,心中會有非常強烈的中國情感。我一次次告訴自己:你不僅僅是去美國工作,更是代表英特爾中國。

在 New Mexico的 Fab7測試工廠里,我和來自美國本土、菲律賓、馬來西亞、哥斯達黎加的員工一起工作。各個國家最優(yōu)秀的人匯聚在這里。和他們在一起共事,我覺得是一種榮幸。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當時我并沒有想很多,就是覺得自己來了,就不要浪費這個機會。這次,我需要在英特爾總部工作 21個月,我要求自己盡量多學一些,多貢獻一些。正因為此,雖然是做 Shift Manager,重拾老本行,可是我并不滿足于本職工作,而是主動承擔很多生產管理以外的工作??赡苁且驗檫@些額外的努力,沒過多久,我就得到了上級認可,得到晉升,成為制造部部門經(jīng)理。

成為一支“國際冶團隊的經(jīng)理人員,是我始料未及的。在這個 6人團隊里,只有我一個中國人,我必須懂得如何與不同國家的人打交道:讓大家認識我,更要讓大家通過日常工作,因和我共事而感到愉快。

就在這時,英特爾美國總部開始秘密籌劃中國大連 Fab68工廠的工作。籌劃部門正好在 Fab7的樓下,我誤打誤撞進了 Fab68項目。

為了項目未來的正常啟動,F(xiàn)ab68制造部總監(jiān) Mo Duhig找到我,想了解中國員工的狀況。這次的談話,讓我第一次知道了 Fab68(即后來的大連芯片廠),也猜測這個項目可能設立在中國大連。

我和 Mo的談話很愉快,我把自己了解的國內情況一一向她做了介紹。 Mo則很直接地問我以后想不想加入這個項目?我沒有立刻答復她。一方面,我在 Fab7工廠 21個月的工作還沒結束,時間上可能安排不開;另一方面,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我還沒有做好離開上海去大連工作的準備。

變化總是比計劃更快,幾個月后,我在 Fab7工廠的項目意外提前結束了。接下來要做什么?我面臨幾個選擇:浦東工廠有一個新產品的啟動,需要我回去;越南廠也啟動了,我可能有機會過去;Fab68也可能是一種選擇……可能性很多,但都難以確定,其實最關鍵的是我想要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

我找到 Fab68的培訓部經(jīng)理 Hank Chang了解相關情況,他跟我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難忘的話:“如果你去越南,你的貢獻就留在別的國家;如果你去 Fab68,你的貢獻就留在了中國!冶

在英特爾中國工作那么久,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工作對中國有什么意義。但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卻對祖國有了異樣的感受。在和家人商量后,我做出決定———加入 Fab68!為此,我先后去 Fab11、Fab12等工廠參加培訓。并深入到英特爾美國本土不同工廠的生產車間,觀察每一個工廠在生產工藝、工廠管理、員工狀況等方面的特點。這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都很熟悉的 Fab工廠,原來有這么多新鮮東西需要學習!

在順利完成所有 Fab的培訓后,我成功通過了面試,被提升為 Fab68生產制造部的總監(jiān)。作為本土員工,我很慶幸能加入 Fab68,同時也非常感謝 Fab68給我提供的所有培訓鍛煉的機會,以及能夠發(fā)揮自己才能的舞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