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黃興無法抽身離開日本,因此將金鉑交給同盟會會員東方漢卿,并附上了一封給孫中山的信,在信中他詳細地述說了這塊金鉑的來歷與所隱藏的秘密。沒想到東方漢卿離開日本之后,就渺無音訊,整個人就這樣完全消失了。
孫中山知道這件事情之后,發(fā)了一通大火,本來打算四處搜索,但考慮到金鉑事關(guān)重大,最終議定,金鉑一事嚴格保密,只限同盟會中最小范圍的人知道,黃興負責(zé)將金鉑找回或者尋找到金鉑的秘密。
然而1906年之后,黃興因革命之事,不得片刻輕閑,為確保尋訪金鉑的事情,他將此事交與義子南龍章。南龍章雖非同盟會會員,但追隨黃興多年,義不容辭地應(yīng)承了下來。
1907年,南龍章秘密宣誓入盟,成為同盟會中,唯一一名只有孫中山與黃興知道身份的秘密會員,隨即他帶著金鉑的拓片,踏上了尋找金鉑之路。此時東方漢卿還是渺無音訊,金鉑也毫無消息。想要順著金鉑上的線索找到九州之源,卻又發(fā)現(xiàn)資料不足,根本無法查找。
南龍章想破了頭腦也不明白金鉑文中所指的地方是哪里。于是他在奔波了數(shù)年之后,來到湖南定居了下來。在這里他開始靜下心來,研究女書的文字。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wù),特別是在那個對女書毫無研究成果的年代。為此,南龍章走遍了湖南省江永縣及其毗鄰道縣下蔣鄉(xiāng)等女書流行的地區(qū),甚至在這一帶娶妻生子,只求能夠從當(dāng)?shù)貗D女口中了解到更多關(guān)于女書的信息。幾年之后,他終于將金鉑上的這段話連接了起來:國之西南,白民居之,……,其西數(shù)萬里,邛都之東,白人之北,黑水之南,十風(fēng)之西,山載天宇,土生瀆源。此九州之源。盟!永守此物。
然而這段話帶給南龍章的卻是更大的困惑,從字面來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國都的西南方,居住著一個叫白民的民族,……而在這白民居住地西邊數(shù)萬里,一個位于邛人東面、白人的北面、黑水河的南面,十風(fēng)的西面的地方,那里山高聳入云,承載著天宇,土產(chǎn)生了江河的源頭。這是九州之源。盟誓,永遠守護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