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榜樣示范法,除父母帶頭做實干的榜樣外,還要給孩子講一些成功者克服虛榮的事例。例如,偉大發(fā)明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格林尼亞,少年時很愛虛榮,做了錯事卻不許別人評說。后來在追求一姑娘時被人家瞧不起,認為他虛榮不實,從此他深深悔悟到虛榮之危害,開始務(wù)實努力,終于成為了一名大科學家。
6.對膽小孩子的對策
膽小是孩子對某些事物的恐懼心態(tài),其程度因刺激的強度和個人主觀上的可控程度不同分為以下幾種:① 不安。其目標不十分清晰,有些惶惶然;② 擔心。擔心的目標較清楚,覺得自己沒有太大能力把握住出現(xiàn)的事物;③ 害怕。其對象很清楚,而自己一點把握都沒有;④ 恐懼,自己覺得根本沒有可能對付即將面臨的刺激。
根據(jù)恐懼的對象,恐懼可分為以下幾類:① 疾病類。如怕痛、怕得??;② 無生命類。如怕雷、怕火、怕黑夜;③ 生命類。如怕小動物——毛毛蟲、老鼠、貓等;④ 境遇類。如怕高、怕空、怕橋等;⑤ 觀念類。如有人無端地怕做錯什么、怕失敗等。
(1)孩子膽小的原因分析
① 先天遺傳下來的,如怕懸空。
② 無意中受到強烈刺激和驚嚇。例如,一個小孩正在玩小白兔,突然有人在背后發(fā)出很大怪聲,嚇了小孩一跳,從此小孩就不敢玩兔子了。
③ 別人教會的。這主要指大人在哄孩子時用嚇唬的方法,使孩子形成了害怕某事的恐懼情緒。
④ 個性原因。依賴感強、自立精神差的孩子膽子更小,由于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使其形成了依賴性格。
(2)矯正膽小的方法
① 系統(tǒng)脫敏法。先讓孩子把害怕?lián)牡氖抡f出來,然后確定其害怕的程度等級,與孩子一起在紙上列出從最不害怕的情景到最害怕的情景。然后引導和幫助孩子從最不害怕的情景開始,逐漸適應(yīng)各等級的害怕情景,在幾次治療之后,便和孩子交談,了解他的感受和情緒變化,并及時給以鼓勵,一般來說,每次向更高一級害怕情景進發(fā)之前都給孩子適當鼓勵,便可以堅定孩子的勇氣和信心。
② 認知療法。讓孩子明白恐懼往往都是自己嚇唬自己,恐懼其實是受自己自覺不自覺形成的觀念支配的結(jié)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孩子的恐懼感便會減弱。教育孩子經(jīng)常使用下面的語句來鞭策自己:“只要自己不怕,就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