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問馬不問人"的現(xiàn)象令人難過,但也有不少人胸懷仁心,如消防隊員之沖入火場救人,真正體現(xiàn)了孔子這種"問人不問馬"的精神,在逐漸物化的今日社會,予人無限溫馨。
問題與討論
1. 讀了以上各章,你對孔子的為人是不是有較清楚的認(rèn)識?請運用一二百字的篇幅,寫出你心目中的孔子。
2. 孔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些話在今日還有什么樣的意義?請試加探討。
3. 孔子是位重視客觀、實事求是,并且有仁心的人,請就本單元所述,引述《論語》中的章句加以印證、說明。
4. 試從《顏淵》、《季路侍》這一章中辨別孔子師生三人的抱負(fù)。三、孔子自述
本單元所選各章,是孔子自我的評述。從這些言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日常生活非常簡單樸素,安貧樂道;懷才待用,崇敬周公;好學(xué)不倦,立說謹(jǐn)嚴(yán);慨嘆大道未行,但不怨天、不尤人等,這些美德,都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與效法。
(一)
子曰:"飯疏食①,飲水,曲肱而枕之②,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③。"(《述而》第七·一五)
章旨
孔子自述安貧樂道。
注釋
① 飯疏食吃粗劣的食物。飯,吃,動詞。疏食,粗食。
② 曲肱而枕之彎曲手臂當(dāng)枕頭而睡。肱,音gōng,上臂,此指手臂。枕,音zhèn,動詞。
③ 于我如浮云對于我來說就像天上飄浮之云,喻無動于心。
析論
富貴是大部分人向往追求的,本來追求富貴并不是一件壞事,對人也往往可以造成積極奮發(fā)的動力,可是追求的方法不正當(dāng),就不應(yīng)該了。
如果用不當(dāng)?shù)姆椒ǖ玫礁毁F,一則內(nèi)心不安,二則這富貴不一定能永久保住。有些橫財,常是怎么得來,就怎么失去。同時為了保護既得的富貴,天天不安,如此則不如安貧樂道,過得舒坦踏實。
本文上半段孔子自言安貧樂道,下半段自言不羨慕不正當(dāng)?shù)玫降母毁F。我們可以從這一章清楚地看到孔子對貧與富的看法。
榮華富貴本像無底洞,永無滿足的時候。有些人一生汲汲營營,到頭來是一場空,一生為富貴的奴隸,倒不如做好生涯規(guī)劃,學(xué)習(xí)孔子淡泊和樂的人生態(tài)度。
(二)
子貢曰:"有美玉于斯①,韞櫝②而藏諸③?求善賈④而沽⑤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罕》第九·一二)
章旨
孔子答復(fù)子貢,言己懷才德以待明君之禮聘。
注釋
① 斯此。
② 韞櫝收藏在柜子里,喻懷才不用。韞,音yùn,收藏。櫝,音dú,柜子。
③ 諸"之乎"的合音。
④ 善賈好商人,喻明君。賈,音gǔ。
⑤ 沽賣。
析論
孔子的學(xué)問道德很好,這是人人承認(rèn)的事實,但是他卻課徒而不仕,學(xué)生對老師難免有愿意出仕與否的懷疑。
子貢是孔門中口才很好的一位,他用美玉做譬喻,來試探孔子的想法,這種問法,非常含蓄,聽得懂固然好,聽不懂也無傷大雅。孔子是何等聰明的人,當(dāng)然聽懂了??鬃拥赖聦W(xué)問已修養(yǎng)得很好,所以子貢用美玉來做譬喻,是非常合適的。子貢這種說話的技巧,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儒家的哲學(xué),基本上是以服務(wù)為目的,所謂忠恕之道,就是修己安人之道,修己的目的就在安人,所以孔子當(dāng)然有出仕為民服務(wù)的心愿,這心愿可以從他連答"沽之哉"、"沽之哉"體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