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沉沒的甲午》:捷音變奏曲(2)

沉沒的甲午 作者:陳悅


方伯謙的這份報告后經(jīng)李鴻章轉(zhuǎn)奏,是清政府決策層對豐島海戰(zhàn)所獲知的最初印象。報告里除去無武裝的“操江”、“高升”的損失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濟遠”遠比“廣乙”突出的奮戰(zhàn)情形,尤其是午時用尾炮擊中、擊退日艦的情況,則簡直是反敗為勝的重大戰(zhàn)果。

北洋海軍效仿英國制度,艦上都有完備的航海日志,定期還需要上繳作為重要文書檔案歸檔備案?!皾h”艦在海戰(zhàn)當(dāng)天的日志中對戰(zhàn)事情況有較詳細的記述,可以視作對上述報告的重要佐證和補充。

“上午四點起錨,同‘廣乙’開行。依山而行,方向不定。上午五點半,看見遠處有煙。上午七點,見倭船三艘前來。七點一刻站炮位,預(yù)備御敵。上午七點四十三分半,倭督船放一空炮?!畯V乙’即自行駛?cè)?。上午七點四十五分,倭三船同放真彈子,轟擊我船,我船即刻還炮,戰(zhàn)到十點,彼此停戰(zhàn)。十點一刻,見‘操江’前來,即旗告我船與倭開戰(zhàn),令其回去,‘操江’見旗即刻轉(zhuǎn)向。敵船一見‘操江’,即來追趕。行緩故不及追趕也。

十一點,見倭督船又來追趕。十二點趕到,在我船之左。我船后臺開四炮,皆中其要處,擊傷倭船,并擊死倭提(提督)并官弁數(shù)十人。彼知難以抵敵,故掛我國龍旗而奔。我船舵機已壞,故亦不追趕,定向回威。”[4]

從日志中的描述看,“廣乙”開戰(zhàn)后就“自行駛?cè)ァ?,給人“濟遠”獨自作戰(zhàn)的印象。另外,尾炮擊斃日艦提督,以及日艦掛中國龍旗逃跑等記錄進一步加深了此戰(zhàn)反敗為勝的性質(zhì)。最后“我船舵機已壞,故亦不追趕”則圓滿地解釋了為何擊傷日艦后,沒有進一步追擊獲取更大戰(zhàn)果的原因。

時隔4天,7月30日回到威海的丁汝昌經(jīng)過分別詢問“濟遠”艦管帶方伯謙以及艦上的官兵,做出正式報告。

“二十三四點,‘濟’、‘乙’由牙開,七點遇敵,彼先開炮,三船聚攻‘濟遠’,密如雨點,望臺、炮架、三舵機均受傷,陣亡弁勇,初甚失勢。‘濟’、‘乙’炮力不及敵遠,還炮不卻,迨敵以一船橫截‘廣乙’,‘濟’只剩十五生一炮,猛擊命中,敵二船始折回,而‘吉野’督船尾后,連追不止?!疂E谠p敵,彼欲駛近擬擒我船,‘濟’即猝發(fā)后炮,一彈飛其將臺,二彈毀其船頭,三彈中其船中,黑煙冒起,‘吉野’乃移逃,四彈炮力已不及矣,查卻敵保船,全恃此炮,水手李仕茂、王國成為功魁,余幫放送藥送彈之人亦稱奮勇。昌已傳令為首李、王賞一千兩,余眾共一千兩,告諭全軍,以為鼓勵。風(fēng)聞提督陣亡,‘吉野’傷重,途次已沒。如果屬實,查確后尚當(dāng)照前定賞額劃清補給,以昭信賞?!盵5]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