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恐慌加劇預示市場正在發(fā)生“質變”

驚天大逆轉的背后 作者:李驍


2008年9月,國際石油市場對颶風“古斯塔夫”的過度反應,表明國際市場發(fā)生“質變”。“古斯塔夫”颶風遠未有之前美國媒體報道的“將讓3年前的‘卡特里娜’颶風看起來就像是一只米老鼠”那樣對墨西哥灣地區(qū)的石油生產和煉化設備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消息一出,國際油價便出現了深幅下挫,一度收報于115美元左右。

現在看來,雖然油價的下跌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其走勢折射的卻是市場對深層次的擔心,國際市場對于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正在加劇、擴大,正是這種“質變”導致了國際商品市場罕見的“系統(tǒng)性下跌”――國際黃金、基本金屬、石油期貨、主要農產品期貨和現貨價格均出現了顯著下跌。

相似的情形也正出現在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上,萬科降價引發(fā)的風波此起彼伏,退房的耍潑罵娘砸東西,搞研究分析的忙于從自己以往的言談中尋找只言片語或是從曾經的文章字里行間抓住蛛絲馬跡,以證明是自己的先見之明先知本色。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表象,萬科降價的背后,表明市場對國內經濟和房地產市場走勢的擔憂正在發(fā)生質的變化。

國際上,美國的金融危機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美國政府又被迫接手“兩房”,“兩房瘟疫”蔓延全球,多個國家樓市出現相似癥狀。

亞洲,多個國家各自陷入不同的政經危機,資金流出的趨勢難以抵擋,雖然沒有充足證據表明熱錢同樣也在撤離中國,但相信那些早在人民幣升值之初便已進入中國的先知先覺者,一定已在離場。與此同時,亞洲多個國家央行均采取了賣出美元從而支持本國貨幣的政策。

我國內地,出口乏力,大量外貿和制造企業(yè)的倒閉,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和持續(xù)通脹對消費的抑制之間的矛盾,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正在面臨空前的挑戰(zhàn),市場對經濟可能發(fā)生的“硬著陸”的擔憂正在加劇。

當時的數據表明萬科已經連續(xù)兩年出現融資前的負現金流狀況,巨大的資金壓力之下采取的降價,其影響可能只是一時的,但基于對市場的擔憂而采取的行動,其意義和影響就非同一般。預示的是市場劇變的開始,而這種市場劇變,又會反過來對整個房地產市場乃至宏觀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