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曾在靜坐之中覺得自己已經(jīng)到達(dá)了很高的境界,所以興沖沖地寫了一個偈子,最后兩句是“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臺”,送給住在對江的好友佛印看。佛印卻在背面寫上“放屁”交來人帶回,蘇東坡看了非常生氣,立刻過江找他理論,卻見佛印的廟門上,貼著一個字條:“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笨鬃右舱f:“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但是如果“不以其道得之”,卻不是他所愿意取得或去除的。留名要留萬世名,謀利要謀萬世利,名利不要只顧眼前或自己一家人,淺近之利可以說是害。盡量減少功利及近利。所謂“偉大”即是指超越時空的長遠(yuǎn),這樣的富與貴,才是孔子所說的必須以其道得之。
我們?nèi)缃裼泻芏嗳顺嗍挚杖仄鸺?,看多了名利,便把榮華富貴當(dāng)做過眼煙云。只要把“小我”、“為我”之心減少,即可寵辱不驚地出將入相。假使能如此,便能夠不生氣,不但不老,且可長生。
長生不是勉強(qiáng)去追求的,皇帝的巨大財富也不能多買一天的日子,人生本來就要上山下山,起起伏伏,真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痛苦自己找,快樂處處有
如果怕老,只要你不“生氣”。只要不“貪”,便不容易“生氣”。積極的話,更要“笑”,但不要“皮笑肉不笑”,而是要“意解心開”地笑。根據(jù)報道,目前國內(nèi)每十人當(dāng)中就有一個人精神有問題,這便是因為太緊張。
痛苦其實都是自己找的,快樂也是自己找的?!靶幕ㄩ_”的笑也是要自己在生活中找的。陶淵明曾說:“讀書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孔子說:“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讀書是最容易得到快樂的事。
像《老子》,我每十年看一次,并且背誦下來細(xì)細(xì)咀嚼,因為經(jīng)歷增加,所以每次都有新的領(lǐng)會,產(chǎn)生更多的快樂。平時看見一朵美麗的花,聽到葉落聲,或是注意到今夜有清朗的明月,都可以使自己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