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生活背景對孩子行為產(chǎn)生影響的例子,發(fā)生在我任教的幼兒園的一個男孩身上,他目睹一場大火把他家的房子燒掉了一半。詳細的情況我已經(jīng)在第三章中講過。
第二,孩子與集體或家庭中其他成員的關系會影響其行為。孩子是否剛剛加入新的班級?或者家里是否剛搬了家?孩子進入新的環(huán)境時通常會體現(xiàn)出某種行為模式——性格相對外向的孩子可能會通過“炫耀”的方式在新同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相對內(nèi)向害羞的孩子則可能會顯得膽小黏人。這時老師和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孩子,給予照顧和關注,幫助他們渡過最初幾周或幾個月的難關。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讓這些行為得以化解或恢復“正?!薄_@并不意味著老師或家長應該忽略可能的問題行為。相反他們需要不斷觀察,留心這一群孩子的社交動向,尤其要注意任何“欺負”現(xiàn)象的蛛絲馬跡?!都t卡車的故事》(見 230頁)就講述了當班上一個新來的 8歲女孩受到欺負時,老師是如何處理的。我推薦大家讀一讀基姆 ·佩恩( Kim Payne)是如何處理團體融入問題和欺負行為的(見附錄一“推薦書目和網(wǎng)站”的“網(wǎng)站”部分)。
關系影響行為,有時從家里排行較小的孩子身上可以看到這一點。幼兒園老師常常發(fā)現(xiàn),家里較小的孩子會把哥哥姐姐針對他們的行為帶到學校來,例如嘲弄、欺負、罵人等。這時候,雖然故事可能會起作用,但還必須輔之以家訪,針對整個家庭采取某種策略。
第三,成人與孩子以及成人與自身處境的關系會影響所謂的“挑戰(zhàn)性行為”。故事《樹熊寶寶》(見 308頁)寫給一位媽媽,這位媽媽很煩惱,因為她 4歲的兒子“表現(xiàn)不好”,每天都不想離開她去幼兒園。故事幫她看清楚,是媽媽不愿意和孩子分開,這時她意識到指責孩子“表現(xiàn)不好”是不對的。事情的真相是,這位媽媽不能面對自己小時候離開家人的恐懼。此外在孩子小的時候,她因為要做全職工作而經(jīng)常把孩子丟給保姆,因此內(nèi)心非常內(nèi)疚。這個具有治療效果的故事幫助她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她與兒子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健康平衡。她在家里帶了一年孩子,孩子 5歲時,高高興興地開始了學校生活。有時候,是家長或老師的行為需要改正。
父母離異或再婚會導致原有家庭成員的分離或是異父異母兄弟姐妹的加入,這時成人和家庭也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我在一次家訪時發(fā)現(xiàn),這個家里的三個孩子(其中一個不是親生的)經(jīng)常為了獲得媽媽的注意而打架、尖叫。這位媽媽極度抑郁,用她的話說,她的“人生沒有價值”。孩子們難纏的表現(xiàn)與媽媽的抑郁消極有著直接的關系。我為這個媽媽寫了一個故事,幫助她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在的美麗(見《美麗的女王》,第 197頁)。這個故事不僅讓媽媽的自我感覺有所改善,在讀過多遍之后,她還把故事講給分別是 13歲、 9歲和 5 歲的三個孩子,孩子們百聽不厭。在家庭治療的漫漫長路上,這個故事僅僅是方法之一,但是卻幫助這個家庭建立了睡前講故事的習慣。這位媽媽回饋說,一天之中,至少有了一個全家人再次感到“平衡”的時刻。評估成人對孩子行為的影響
不斷評估自己養(yǎng)育孩子的方式是很重要的,這可以確保你沒有造成孩子的挑戰(zhàn)性行為——例如:你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和孩子的年齡及成長階段相符?學校的課程是否滿足了孩子的需要?你平時做事是否有條理,是否提前做好準備?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你采用的方法能否促進孩子的正面行為?
以下問題可以幫助你(以及其他家長 /老師 /孩子的看護人)進行評估:
/你自己的行為是否正向?
/你自己的語言是否正向而有禮貌?
/你是否表現(xiàn)出良好的社交技能并教給孩子這些技能?
/你是否建立了清晰、公平、一致的界限?
/你是否注意到孩子良好的行為并加以鼓勵?
/面對孩子的挑戰(zhàn)性行為,你是否盡力轉移或分散他的注意力(扼殺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