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投射效應:職場人際關系最致命的誤會(14)

職場潛伏心理學2 作者:張超


魏東不懂得這個道理,他說話的時候常常說:“我自己個人的一點小意見,請多指導”,其實這些詞語一旦使用多了,會被?等同于稚嫩、能力缺乏。同事們看到魏東總這樣謙虛,不知不覺在心里就種下了一種印象,于是怎么看,都感覺魏東做出來的方案好像真的非常欠缺思想。

而沈峰的口頭禪卻是“交給我吧”、“我來負責”等這些句子,這讓老員工和公司的同事都感到非常踏實,覺得“此人可用”。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他們相信沈峰是個胸有成竹的人,一般情況下,沈峰的方案通過率就比較高。同時,方案通過,也就意味著在實施的過程中,沈峰可以得到更多的發(fā)展和鍛煉。

不得不承認先入為主,一開始魏東總是以過分謙虛示人的話,后期要扭轉這些印象需要更大?付出。但是時間已經來不及了,一個月的實習期結束,魏東離開了公司。

但是魏東并沒有因此仇視沈峰,也沒有自暴自棄,他懂得了自己的失誤,在下一份工作展開之前,他成功地復制了沈峰的口頭禪。終于,在另一家大公司里,魏東成功通過了試用期,而且以良好的職業(yè)形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的觀點是什么?

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別,但這種很小的差別卻往往造成巨大的差異,看到這里,想一想自己的對手,無論你現(xiàn)在從心理上能否接受這個人的存在,你是不是都應該從向他學習開始?

讀者報告

在這里,我要夸一我的“對手”,在同性中,她是我最佩服的女人,以前我總是覺得她工作能力一般,不過是投機取巧,現(xiàn)在看了這個文章之后,我覺得“掩耳盜鈴”是不科學的,我的這個對手的確有很多很多的優(yōu)點,讓我發(fā)自內心地佩服,雖然我在公司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來。

她當年和我同一天入職公司,無形中,我們倆人就成了互相比較的對象,那時,我們兩個人初來乍到,同樣的經驗不足,我一個人就埋頭苦干,自己摸索,但是她敢于溝通也善于溝通。從而更加珍惜時間,學東西更快。

后來,我們進入工作狀態(tài)之后,她和我的工作方法又有不同,很多時候我寫出?案或者整理出思路來之后,往往形成書面資料,或用郵件形式遞交,或遞交給領導秘書,之后便是等待領導的回應,但是她不!我發(fā)現(xiàn)她經常直接拿著書面資料去找領導,這讓我大吃一驚——

她深知一個工作繁忙的領導是沒有太大可能去仔細看你書面資料的,正如我等領導的郵件常常都是遙遙無期,即使有的時候,領導給我回郵件了,也是非常模糊性的回答,但是我的這個“對手”,她拿著材料與領導溝通,也許只需要短短幾分鐘,領導就可以明白她方案中的精髓所在了。

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每當她從領導辦公室出來的時候,眼神里就有了神采,畢?,溝通方案之后,她就可以迅速根據領導的導向著手修改,如果得到認同,那么方案馬上可以開始執(zhí)行了。

我自嘆不如,并在努力改進中。我總感覺那些領導有點高高在上,也顧慮如果自己冒冒失失跑去,是否會造成反感?其實這些顧慮都是多余的,看看我的“對手”,她就知道一般領導都很喜歡指導下屬。當下屬說“請領導給點指示”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反感的。

而且,領導指導出來的結果,就不再是一個個人的想法了,那是在領導的指示下做的東西,推行起來當然是比較順風順水的了。

這是我反思的一些情況,也許,讓我自己從現(xiàn)在?始學習她也不晚,對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