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認生

baba不是爸爸:寶寶嬰語知多少 作者:魯稚


嬰語

小時候,我特愛笑,誰逗我我都會眼睛鼻子笑成一團。那時候我就像個小明星,一出門到處都是招呼我的聲音,好像誰都認識我,誰見了我都想來逗一逗,抱一抱。

但是好日子不長,我慢慢長大了,越來越依戀媽媽,因為我已經(jīng)知道,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也開始感覺到自己很小,對那些比我大的人不放心,總怕他們傷害我,所有不熟悉的人我都害怕,我得提防著。我不再喜歡別人逗我,被陌生人抱更像受虐待,每次都要大哭一場,搞得人家很尷尬。有一次,竟連好久沒見面的奶奶都被我拒抱了,搞得她好傷心,說了媽媽一頓,怪她把我?guī)У锰狻?/p>

唉,這是小氣嗎?我要是真的對隨便什么人都像親人一樣,你這真正的親人恐怕又會吃醋,又會擔心了。

釋義

認生(怯生)是指幼兒對不熟悉的人表現(xiàn)出一種害怕的反應。例如有的嬰兒見到陌生人會表現(xiàn)出緊張的神態(tài),不愿接近,回避、躲藏;有的嬰兒甚至表現(xiàn)出嚴重的恐懼,尖叫、哭鬧,掙扎著要離開現(xiàn)場等。這些都是嬰兒認生的表現(xiàn)。

寶寶認生,常會讓父母和試圖親近寶寶的大人感到尷尬,會讓一些父母擔心寶寶的性格將來影響他的人際交往,認生的寶寶還使得旁人無法分擔媽媽照料寶寶的辛勞,所以很多父母都會為寶寶的認生而煩惱。

其實,寶寶認生是一個正常的現(xiàn)象,幾乎所有寶寶都會經(jīng)歷這個階段。嬰兒從4個月起開始認識父母和熟悉的人,6個月開始對人“親疏有別”,8~12個月認生達到高峰,拒絕陌生人,對媽媽特別依戀。以后隨著自身能力的成長,活動范圍擴大,獨立性增強,認生現(xiàn)象也逐漸減弱。

剛出生的寶寶是不會認生的,因為這個時期,他幾乎不會認人,誰抱他他都會高興,誰給他吃的他都會接受。寶寶到了三四個月以后,就開始認識媽媽了,對媽媽有了明顯的反應,聽到媽媽的聲音他會興奮,媽媽的活動會引起他的關注,在媽媽懷里他會睡得更安穩(wěn),一旦媽媽離開,他會哭鬧。這些都說明他會認人了,這是他智力和情感上的重大進步。

“認人”是“認生”的前提,可以說,認生是寶寶智力和情感正常的標志,明顯地表現(xiàn)了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的發(fā)展,即能夠區(qū)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夠清楚地記得不同人的臉;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寶寶情緒和人際關系發(fā)展上的重大變化,表現(xiàn)了寶寶對親人和對陌生人的不同態(tài)度。

認生是嬰兒社會化的必然過程。寶寶由一個脆弱無助的個體,在媽媽及家人的照料下成長,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親近感和依賴感,在親人身邊覺得安全舒適,而不熟悉的人和環(huán)境,則讓他感到緊張不安。這說明他對自身和環(huán)境已有了初步的認識,有了初步的歸屬感。寶寶能夠分辨親人和陌生人了,知道自己屬于某一個家庭,他已經(jīng)能夠選擇對他最有利的生存方式,那就是依賴親人的保護。“認生”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策略,認生是成長的標志,是值得高興的事。

盡管認生是正?,F(xiàn)象,但認生確實會帶來一些麻煩,譬如加重媽媽的負擔,給別人帶來尷尬等。認生的寶寶拒絕陌生人,就使得自己接觸外界的機會減少,對智力和情感的發(fā)育不利。所以應盡量幫助寶寶克服認生,盡快度過這個階段。

由于認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所以自我感覺比較弱、缺乏自信的寶寶,認生的程度會重一些。譬如,性格內向、膽子較小、體弱多病、接觸人少、不被愛護、受虐待的嬰兒,認生較嚴重;而性格外向、見多識廣、受管束較少的嬰兒,認生程度較輕。對不同的寶寶,應該有不同的期望和辦法。

幫助寶寶克服認生,應該以幫助寶寶認知世界,增加安全感,建立自信為根本辦法,鼓勵寶寶與生人接觸,降低他的恐懼感和焦慮情緒,逐漸適應陌生人。有的嬰兒對具有某種特征的人感到恐懼,譬如對戴眼鏡或戴帽子或穿白衣服的人,表現(xiàn)出害怕的反應,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受過具有這種特征的人的強制或恐嚇的緣故,要找到原因,有意識地安撫和進行心理上的脫敏訓練。

支招

在寶寶4個月之前,趁他還沒有開始認生就進行訓練,多讓家里其他人參與照料寶寶的工作,如喂食、換尿布、帶出去玩等,讓他與更多的人接觸。

寶寶接受陌生人需要有個鍛煉的過程,媽媽可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讓寶寶與陌生人接觸,如經(jīng)常帶寶寶出去玩,請其他同齡小朋友來家玩等,讓寶寶逐漸適應。

接觸陌生人應循序漸進,可以先在遠處觀望,再靠近,再根據(jù)寶寶的反應逐漸接觸。媽媽不可性急,更不可因為顧及別人的反應而強求寶寶,如果寶寶不愿意,就不要讓陌生人去抱他或親他,如果寶寶拒絕陌生人的親近,媽媽也不要責備和嘲笑,以免引起寶寶更大的恐懼和反感。

父母本人要對陌生人有從容友好的態(tài)度,如果你自己表現(xiàn)出緊張,不愿與人交往,寶寶肯定更緊張,更不敢與人交往。父母的友善會感染寶寶,讓他消除顧慮。對寶寶管束太嚴格也會讓他害怕嘗試(包括對人際交往的嘗試),兒童天性好動,天生富有探索精神,只要沒有大的問題,平常不妨放縱一些,不要管得太嚴。

建立與陌生人相關聯(lián)的良好刺激,譬如,讓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之類物品與陌生人同時出現(xiàn),這樣寶寶多次體驗到良好的刺激,慢慢就會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感。當然,不友善的陌生人和對寶寶有傷害的逗引行為,媽媽要及時判斷,盡量制止和遠離。如果在人多的場合,要避免眾多陌生面孔一擁而上,這會讓寶寶不知所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