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職場人,總是感覺不到工作的快樂,上班也總是無精打采。也許微薄的收入像枷鎖一樣困擾著自己,讓人急切地希望減輕自己身上沉重的負擔。但是,如果這個人只是不停地抱怨,感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抱怨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板,抱怨上蒼為何如此不公,那么,請記住——一個職場人所埋怨的情況,并不是真正導致職場不順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種抱怨的行為,正說明倒霉的處境是咎由自取的。
聽一聽李開復講的一件事情,也許會讓職場人真正地重視起手頭的工作。有一次,李開復聽了家人的推薦,下班后就徑直到理發(fā)店找到了一位名叫Gary的小伙子理發(fā)。
Gary看到李開復非常激動,馬上就聊開了,李開復盡量耐心地回答他的問題,40分鐘后,理發(fā)結束?;氐郊依铮依锶舜蟪砸惑@!原來,年輕的理發(fā)師只顧跟李開復討論問題,他的頭發(fā)卻成了無辜的犧牲品。
看著慘不忍睹的頭發(fā),李開復下定決心永遠不要再去這家理發(fā)店了。在他看來,年輕的理發(fā)師忽視了一點:有理想并追尋理想是好的,但只有先把分內的事做好,才有資格期望更多。
李開復還對青年人作了更加透徹的提點——如果你是一個理發(fā)師,那么只有先把客人的頭發(fā)理好,才有資格找客人幫忙?!^發(fā)理不好,客人不回來了,以后怎么幫你的忙呢?
如果你是學生,那么只有先把書讀好,才有資格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A課沒學好,怎么能找到最合適的工作,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呢?
對于職場人來說,同樣如此。如果你做不好手頭的工作,那就別抱怨老板不給你機會。那些喜歡大聲抱怨自己缺乏機會的人,往往是在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
沒有人會因為壞脾氣和消極負面的心態(tài)獲得獎勵和提升。仔細觀察任何一個管理健全的機構,你會發(fā)現(xiàn),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積極進取、樂于助人,能順利完成本職工作的人。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忘記了本職工作,總想著尋找好做的事、容易做的事。例如:公務員碰面會問:“你那個職務好嗎?”意思是說:“工作輕松嗎?責任輕嗎?薪水待遇高嗎?”生意人碰頭會問:“你那個生意好做嗎?”意思是說:“競爭激不激烈?好不好賺錢?”一般工作者相遇,問的也是工作好不好做,意思也是“是否事少、錢多、離家近”。
下面的故事,也許會給迷茫的人們提供一些啟示。
由于工作的原因,陳明要離家到比較遠的地方做公務員。
臨行前,他去看望了自己的大伯,他的大伯是本市一位退休的局長,深諳職場、官場之道。
大伯沒有過多地叮囑他什么,只強調了一點,就是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幾年內千萬不要想著往哪兒走,也不要表現(xiàn)出任何想離開的意思。
陳明記住了大伯的叮囑,工作后,他一直是這樣做的。巧的是,剛到那兒沒多久,果然就有了誘惑,另外一個高一點級別的單位因為缺人,正好發(fā)現(xiàn)了陳明是專業(yè)對口的人員,就想來調他。
陳明記住了大伯的囑咐,就很明確地告訴自己的領導,手上的工作還沒有做好,不想調走。聽到陳明的話,領導當時就被感動了。現(xiàn)在的陳明已經成為領導身邊最信任的“紅人”。此事對于陳明來說,是一個必贏的棋局。因為,這次的“表忠心”之后,如果以后再有機會,其他單位來考核陳明,領導的評價一定很高,也不會影響他的前途。
就算沒有其他出路,繼續(xù)留在現(xiàn)在的單位,陳明的前途也必然比那些一心想去其他單位而浪費了幾年光陰的同事要明朗。
所以,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既是一條退路,也是一條進路!
同時,要注意的是,在做好本職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有的職場人總感覺自己的本職工作難做,做事情經常本末倒置,一件事搞砸了,就會說這件事太難做了,所以沒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難做,還是自己沒做好?誰都不知道。正確的觀念是:“把本職工作做好,就算難做也好做。沒把本職工作做好,就算好做也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