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節(jié):提早準備,快人一步(4)

工作早一步 作者:郭玉玲


由于老李處理得當,雙方進入了友好的談判氣氛。中途,他發(fā)現其中有10000元的經濟損失理應由自己這方負責,沒等對方提出,就主動承擔了責任,使對方非常感動。原來張總想提醒老李的就是10000元的經濟損失由自己這方承擔,沒想到老李和領導心有靈犀,他就是這么做的。

雙方很快達成了共識,老李幫助公司挽回了信譽,達到了領導的預期效果。

□工作需要“讀心術”?

√我們提倡探究領導的需求,目的在于為了恪盡職守、獨當一面,為領導分解壓力,分擔重任;同時追求高效,把本職工作完美完成,這才是領導需要你的目的和心思所在。

√多一分主動,多一次機會。多動腦想想領導的心思,工作就多一份正確的把握,才可以工作早一步。

2.提早問清楚,心中有數省時間

最近,美國微軟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勞動者平均每周的工作時間為45個小時,但是實際上,其中至少有16個小時“不具生產性”。另外,美國工作政策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10年里,美國人每周平均工作時間在持續(xù)拉長,有些甚至長達70個小時。由此似乎得出一個結論;工作時間越長,浪費時間也越多。

美國詩人布恩曾經說過:“我一定會去上時間管理的課程,如果我能排得出時間的話。”別把布恩的這句話掛在嘴邊!如果你不先搞清楚就開始工作,你就會和布恩一樣,往往最后變成了沒有任何選擇的籌碼了。接受工作之時,要搞清三個問題后再開始工作。

問清工作內容再干

有人工作做不到點子上,不僅經常出錯,還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根本原因在于:等著別人替他們解釋工作內容,等著別人給他們理清工作要求,多問一句也懶得張口,結果不斷返工和耗費時間。

人事部大黃在一家外企工作5年了,她說:“我在這里工作的前兩年,我所能做的只是一個動作跟著一個口令,就像一個機器人,因為做其一,不知其二,常常出岔子?!?/p>

一次領導安排人事部門制定員工的績效考核標準,目的是設定細化的崗位指標,量化員工的表現,以達到激勵先進、帶動后進的目的。大黃一知半解地聽著,好像不大明白也沒有再問問清楚,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個“員工獎懲制度”,什么遲到十分鐘扣款20元,早退半小時扣款50元等等。

上交領導后,不到一個小時就被退回來了,要求她重做。大黃手里拿著退回來的“員工獎懲制度”后悔地說:“早該問問清楚,就不會白白浪費我3天時間了”。

那些工作效率高、時間利用率好的員工則會不恥下問,直到真正領悟了領導的真實意圖才清清楚楚地做事。首先要搞清以下3個問題:

1)領導安排我做什么?

2)具體的工作內容是什么?

3)這項工作與我先前的工作有什么不同?屬于哪種類型的工作?

問清工作目的再干

有的員工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不僅工作內容搞不清楚,工作目的也不清晰。他們忽略了領導的工作狀態(tài):有時領導僅站在企業(yè)戰(zhàn)略的高度去布置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細節(jié),這時他向你布置某項具體工作就比較籠統。如果你事先不搞清楚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就會事與愿違,要么邊做邊揣摩領導的意圖,要么不斷返工而耗費時間。

莉莉最近腦袋都大了,公司開會要求把客戶滿意度提升10%?,F為客戶服務經理的她急得火冒三丈,跟她一提起“工作”二字,莉莉就暴跳如雷,“我已經一天工作29個小時,一星期工作10天了,還要加重我的工作量!我怎么做得完呢?你們公司高層嘴唇上下一碰就要10%,有那么容易嗎?要提升也是生產部門、質量部門的事情,一旦產品出廠了,若有質量問題,我們小小的服務部也是渾身乏術!為什么只要求我們提升客戶滿意度10%?你們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到我這里試試就知道了!”

其實莉莉不必大動干戈,應該搞清幾個方面的問題再發(fā)表意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