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投資,你得符合草根心理。自住再貴,民眾都可以理解,但拿同樣的錢,委屈自己的居住面積,換買幾套小戶型,賺點租金,再少,都會引起大眾的不滿。我家這種情況,資產不多,但套數較多,絕對會屬于政策錯殺之列,房產結構要調整。一直都想要換套大點的戶型,本來打算幾年后等溜溜大些、手上資金更多些時再考慮,現在借著這個機會不得不提前考慮了。
考慮到調整政策,準備賣掉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戶型,置換一套自住房產,換購的新房子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單價要高,產證面積不能太大(防止全部房產的總面積超出太多,需要征稅),但使用面積必須大。按照這樣條件,選擇余地不是很大,我定下了三條規(guī)則:品質樓盤、復式樓、贈送露臺面積要大。
當時有些朋友閑聊時也問我他們應該買什么樣的房子,我的建議是:在自己經濟許可的范圍內要買最大、最貴的房子。比如說:打算想買兩套80平方米的房子,一套出租一套自住,在調控政策出臺后,我就建議買一套160平方米的大戶型,而且要買最好樓盤、單價貴的。無論多貴的地產,政策一般都不可能會打擊滿足自住需求。
很多研究數據也印證了我的觀點,2010年漲幅最大的房產屬高端房產,別墅類的地產漲價異常迅猛。
樓市之后,何去何從
2010年,樓市漲得風風火火,我的心七上八下,從經濟而言,從來就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盡管中國國情特殊、中國人對家的傳統思想濃重,但要是房子一旦成了商品,必將遵循市場規(guī)律,價格一定是圍繞價值變化的。
都說漲得有多瘋狂,跌得就會有多慘重,我家的全部資產75%都在房子上,家庭資產的升值全賴樓市一路高歌所賜,在2009年短暫的回調過程中,又及時出手將房產置換,變不良資產為優(yōu)良資產。而2010年的樓市瘋狂,政府調控韁繩都拽不下房價這只瘋馬了。
2007年股市瘋狂的一年,2008年股市飛流直下的一年,在這兩年間,我家股票市值從盈利50%到虧損50%,割肉都快割到腳底板了,這樣的經歷的確讓寶哥和我心有余悸。幸好,當年股市投資僅占資產的15%,不至于元氣大傷。
還是要見好就收,家庭會議反反復復開了幾次,房產投資思路必須調整,要及時把過去在房產中的盈利套現。在這一點上,俺們夫妻倆觀點相當一致。但當下銀行儲蓄利率遠落后于CPI的增幅,房產套現后,如果資金轉向股市,自問寶哥和椰風對股市的理解,尚不能運作自如,套現之后如何處置!
大額資金不知該如何使用,那就改善生活吧。一家三口住在70平方米的房子里,結構不好,小區(qū)老套,早就想換套高檔社區(qū)的新房住下了。經典的美式裝修風格,有個大露臺能種花種草,可以在自家曬上日光浴,有個大大的衛(wèi)生間,裝上大大的浴缸,來個玫瑰浴,期待這樣的資產階級腐朽生活很久了,就是因為當年一直想賺錢,早點實現翻身農奴做地主的夢想,賺了一分想兩分,賺了一萬想十萬,生生把改善居住環(huán)境的念頭擱下。錢生錢的渴望早把其他欲望擠到了犄角旮旯--其實多少老板不是如此呢,常人不能理解,為何他們腰纏萬貫,依然還要拼命賺錢,賺錢就是這樣,一旦上了道,就很難停下來。
如今樓市的調控出臺,讓咱家實現改善居住條件有了完全必要而且充分的理由。兩口子一致認為要買套自住的房子,然后再不管房價漲跌了。過去房產投資已經獲利套現,享受到了生活的品質,這不就是賺錢的終極目的嗎?
依宏觀調控的各項措施出臺具體辦法,2011年之后的房產投資的空間都不會太好。黃金市場已經很高風險累積,以后只能每年買一些實物金條保值。藝術品、酒類、玉石、茶葉等收藏我們完全不懂,也只能少量資金做保值而已。而短期內的資金流向只能更多考慮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