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頹廢的第三點是選擇好自己的參照物。其實人都是喜歡比較的動物,比較大學(xué),比較長相,比較伴侶,比較工作,比較家庭裝修等等。選擇的比較對象(參照物)過低,你就容易墮落;選擇的參照物過高,你也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F(xiàn)在大學(xué)生的頹廢問題,更多是參照物過低引起的,他們總是跟寢室的人看齊,跟班上的人比較,所以沒什么出息。我一直沒有墮落,是因為我在讀書的時候就一直以世界最頂尖的企業(yè)家為榜樣,比如李嘉誠、李彥宏、馬云、牛根生、張瑞敏等,所以我每天都充滿了動力。毛澤東的參照物也很高,通過他的詩詞就可以看出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從不同的角度,你可以說他狂,也可以說他有志向,但我更愿意說他參照物定得好,所以整個人格局就不一樣。
——永遠不要依賴
很多“平二代”依然有著很迂腐的觀念,他們總以為考上大學(xué)就進入天堂了,以為拿到畢業(yè)證書就是拿到前途和事業(yè)的通行證了。其實就算你沒有畢業(yè),也應(yīng)該清楚地知道,那張文憑除了證明你在大學(xué)待了四年,什么都證明不了。不然用人單位干脆就看文憑招人得了,干嗎要搞什么面試,面試之后還要搞什么試用期呢?多麻煩啊。
所以我經(jīng)常說,不要寄希望于大學(xué),大學(xué)是你的母校,但不是你的爹娘,你沒飯吃的時候,它不會給你發(fā)錢的;你找不到工作想窩在寢室的時候,它不會讓你暫居的,你的母校只會把一張封條貼在寢室門上,勒令你三天之內(nèi)搬出去。
你也不要寄希望于你的老師,老師會教給你知識,但他不能保證這些知識你都能用得上,更加不能保證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很多時候,老師都自身難保,怎么來保你呢?
所以,對于一個“平二代”來說,你不能寄希望于大學(xué),不能寄希望于老師,不能寄希望于文憑,更加不能寄希望于你的父母,你唯一能寄希望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能對你的未來負責(zé)。
——不要沉溺于你的愛情
我發(fā)現(xiàn)很多大學(xué)生一談戀愛就成雙成對、黏黏糊糊,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不可否認有因戀愛而互相促進的,但更多的是因戀愛而共同頹廢——花更多的時間來游玩,花更多的時間來制造浪漫,花更多的時間來吵架,花更多的金錢來煲電話粥,或者生活在兩人世界里,與其他圈子絕緣。
一個“平二代”如果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戀愛,而不是用來增長能力,那就基本完蛋了。說句很實在的話,大學(xué)里的愛情基本上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只要還是個人,彼此看著還順眼,雙方就可以純潔地愛,赤裸地愛,死去活來地愛。但是你發(fā)現(xiàn)沒有,大部分大學(xué)里的愛情都是在背著父母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一旦接觸父母,就不可避免地受到雙方父母那現(xiàn)實眼光的嚴格審判,而這個現(xiàn)實眼光,很多時候就是在評價你的能力、前途、家庭、品格,甚至長相等等,這時候很多戀情就“見光死”了。大學(xué)戀愛成功率不高,除了父母等“外在”因素的干擾之外,很多時候愛情本身也會出問題,比如雙方開始并不是因為相愛而是因為寂寞才在一起,隨著寂寞的解除愛也不在了(這種現(xiàn)象經(jīng)常存在);比如隨著對方情感的成熟,他慢慢發(fā)現(xiàn)你并不是他想要的伴侶,從而一拍兩散;也許她不愿意跟著一個沒房住、沒飯吃、沒工作、沒魄力、沒一點安全感的人過日子,從而旁逸斜出;也許他在寂寞中遇到了一個更優(yōu)秀、更合適的人,從而紅杏出墻……總之,當(dāng)愛情戴上現(xiàn)實的鐐銬的時候,當(dāng)少男少女的花季雨季逝去的時候,一切就沒那么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