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決策以后,一定要堅決推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至少幾年),才能看到它預期的效果。大部制建立以后,兩三年后能不能取得效果,還要看其他的配套改革措施能不能成功?;氐竭@一點上來說,建立一個大部不是最終的結果,它只是改革的起點,需要其他的改革和配套的機制,保證大部能夠有效運行。
回想起當時媒體上的熱烈歡呼與各種不切實際的期待,這一期的解讀更加平實,也更加理智。我們正在努力學會獨立思考,至少在借鑒國際經(jīng)驗方面。
大部制改革大事記
2008年3月11日,國務院公布了機構改革方案,國務院將新組建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huán)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為27個。
2008年3月11日下午3時,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聽取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2008年3月23日19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的新牌匾在原交通部大樓門前掛出。交通運輸部是在整合了原交通部、原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原國家郵政局以及原建設部的城市客運職能上組建的。交通運輸部是大部制改革中第一個掛牌的新部委。
2008年3月27日上午9時,新成立的環(huán)境保護部舉行揭牌儀式。
2008年3月31日上午,新組建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掛牌。
2008年4月17日晚間,新組建的中國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部悄然掛牌。整個過程大約持續(xù)四十分鐘,沒有舉行相關儀式,也沒有任何官員出席。
2008年6月29日上午,備受關注的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掛牌儀式正式舉行,意味著該部正式以工信部的名義開始辦公。
精彩語錄
我覺得需要指出很重要的一點是,這種形式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任何一種組織形式都有它的優(yōu)勢和劣勢。
——挪威奧斯陸大學教授湯姆·克瑞廷森
現(xiàn)在的大部制跟幾十年前的大部制有很大區(qū)別,今天的大部制意味著效率更高,人員更精簡,一些功能更加集中,其他的功能則分散到一些小部門。所以大部意味著掌握更多的政策,需要更多地進行協(xié)調(diào),更加強調(diào)系統(tǒng)。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行政講座教授馬丁·佩恩特
從實踐情況來看,大部制確實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減少職能交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董禮勝
大部制肯定跟決策執(zhí)行適度分離密切相關,但是大部制改革不一定必然會帶來兩者的分離。有些內(nèi)容非常重要,第一,要成立一個核心能力部門,能夠沖破各個部的視野,集中抓戰(zhàn)略問題。第二,它同時提出來幾個概念,一是卸載,就是政府有一些事管得太多了,要把它放開;二是分群,有一些非常獨立的部門,沒有必要部長直接操縱它、管理它,就像蜂群分裂一樣,干脆把這些機構獨立,變成半獨立政府機構。第三個改革是設立執(zhí)行機構。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周志忍
火炬?zhèn)鬟f了什么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