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出國前的準備簡直和上戰(zhàn)場一樣。但是與上戰(zhàn)場不同的地方是心情愉悅,準備留學的所有事情都令我非常開心和激動。我當時的準備模式是分成四個階段來完成的。這個計劃多虧了新東方張洪偉老師的指導,在此感謝張老師對我的幫助!第一個階段為備考:先背大學四級詞匯,再背托福詞匯。先考托福,再考SAT1,之后是SAT2。我在第一個階段的時候用了很長的時間。和其他去牛校的同學不太一樣,除了SAT2,我的考試都不是一次就通過的。那個備考的過程真的不亞于高考復習,所以有人說出國的人很幸福那是不準確的。任何看過或者做過SAT、托福的人都會覺得那是一種磨煉。自己在北京復習SAT的時候,沒有與之溝通的人,也沒有人能安排自己的起居和食宿,全靠自己。我不僅白天到晚上要復習考試,還要考慮自己如何吃飯,如何去上課等等。其實備考期間是最需要父母在身邊的,因為那個時候的心情充滿了對考試的不安與焦慮,還有對未來的迷茫,需要有懂自己的人陪伴著幫自己去分擔。即使自己十分想念父母,我也需要嘗試并適應一個人的生活、奮斗。這是一段讓人無可奈何但必須走過的旅程,有荊棘、有滑坡、有風沙,還有如迷宮的森林,但這些都是通往自己目的地的必然去路,所以再累再孤單,也要勇敢地走下去。我當時就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堅強。
所以,我想告訴別人,即便考試沒有一次通過,沒有關系,還有機會。只要自己竭盡所能,在申請之前能把成績提到最高即可。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知道還有很多人和我一樣。風雨過后就會出現(xiàn)彩虹。新東方老師們的幫助只是為你指引道路,而自己的努力才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第二個階段為選擇學校:要選和自己實力相當?shù)膶W校,拉開學校的層次。比如前十名的大學選2所,十到二十名的大學選3所,二十名到三十名的學校選5所,三十名到五十名的學校選4所。(這些都因人而異,需要依據(jù)分數(shù)來判斷自己適合的學校范圍。我推薦報10所左右,因為報的太多寫文書會忙不過來。)我就選擇了大概10所的學校。
第三個階段為寫文書:這真的是個宏大的工程,比備考還要費力。還是那句話,只要自己喜歡手上的工作,任何難事都會不在話下。首先要查找各個學校的資料,把交文書的截止日期和文書的要求查到,列成一個大表格,最好按照截止日期的先后排列。我當時沒有制作表格,就顯得很忙亂,以至于有一個學校還有7天到期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它的文書自己一筆沒動。寫得匆忙,就會顯得草率。所以一定要給自己的寫作留有足夠的時間,不能趕時間。調查清楚學校的信息之后,就進入了構思階段,最后寫成文章。周老師說過,寫文書就像給大學寫情書一樣,你要把自己和學校結合著來寫。構思這個階段在整個寫文書的階段中占有重要位置。因為會有很多時候,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寫,會出現(xiàn)沒有思路的時候。我當時就有過這種情形,還得與父母商量,與老師討論,這樣才會找到靈感。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沒有靈感,找到靈感之后,寫作就很輕松了。寫成文章之后,一定要仔細審核,不僅要查看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多次閱讀檢查語句和語境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