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克服社交恐懼癥(2)

內向性格能量書 作者:蘇明石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人前表現(xiàn)得完美,內向者也不例外,內向者渴望自己能有好的表現(xiàn),又因為自己的性格特點,怕表現(xiàn)得不好,結果就有了惡性循環(huán)。正是這種行為使得內向者在社交中產生自卑、猜忌、懼怕等一系列心理,這些心理讓內向者在交往中與人形成隔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那么,內向者該如何改正自己的這種缺點呢?心理學上給出內向者如下的建議:

1.不否定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系。

3.不回憶不愉快的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沒有什么比現(xiàn)在更重要的了。

4.友善地對待別人,助人為快樂之本,在幫助他人時能忘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所在。

5.找個可信賴的傾訴對象,有煩惱時一定要說出來。可能他人無法幫你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讓你發(fā)泄一下。

6.每天給自己10分鐘的思考,不斷總結自己才能夠不斷面對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

7.到人多的地方去,讓不斷過往的人流在眼前經過,試圖給人們以微笑。

社交恐懼癥只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定要勇敢正視,盡快解決自己的問題,讓自己走出懼怕的陰影。內向者要清醒地認識到,誰都會遇到社交障礙,只有越過這道障礙,才能正常地和他人交往。

數(shù)來數(shù)去,朋友就那么幾個

告別“獨行俠”

很多內向者總是會說:“心情不好的時候,拿著手機,看著上面的電話簿,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朋友就那么幾個,也找不到誰可以聊天?!彼?,內向者總是羨慕外向者有很多朋友,很多聚會,嫉妒外向者總是可以暢所欲言、談天說地,沒有冷場的時候。

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內向者從其內在世界的想法與形象中吸取能量,若是長時間與他人在一起,他們就會感覺到能量枯竭。而外向者從外在世界的人與事情中獲得能量,若是長時間獨處,外向者可能會不耐煩。

外向者容易被外在的人和事所吸引,需要通過與人交往來獲取動力,所以他們對陌生的話題、環(huán)境及人物毫不抗拒,更抱有濃厚興趣。所以,外向者有出色的社交能力;而內向者則正好相反,他們比較依賴從內在反省及深度沉思中吸取能量,為了保持本身的專注力,他們很少與外界交流,往往在社交上很封閉。

那么,內向者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需要多交朋友。

電影《功夫熊貓》中的那只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阿波,它之所以最后能夠成為眾人眼中所羨慕的“一代大俠”,除了它自身刻苦勤奮的努力外,還要歸功于它的那些師哥師姐們,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估計“一代大俠”最后還得落個慘敗。

人情冷暖,世事無常,多個朋友多條路。人類在相互交往中尋求著安慰、價值和保護,正是這種星羅密布的關系使人們不至于獨自與這個世界抗爭。

內向者如果一意孤行地只想保持現(xiàn)狀地擁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朋友,偶爾還想做“獨行俠”,你覺得這樣的人生會成功嗎?連故事中的阿波都知道“一個人的英雄時代”已經過去,要想克敵制勝就要講究“團結合作”。那么你呢?你是否也應該學學聰明的阿波?畢竟“獨行俠”的時代已經宣告結束。

書上說:“想學會做事,首先學會如何做人?!彼^的做人就是要參與社會交往,在社交圈里善于處理好人際關系。同時,如果你想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就必須要擴大自己的人脈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