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日本留學與剪辮子(5)

周氏三兄弟 作者:黃喬生


這次經(jīng)歷讓魯迅終身難忘。后來他回國教書,當學生們受了革命思想的感染,想剪去辮子,征求他的意見時,他的回答竟是:沒有辮子當然是好的,但我勸你們還是不要剪??紤]到自己曾經(jīng)深受其苦,他不愿青年學生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受冷眼和白眼。他經(jīng)常感嘆,在中國,改革極為艱難,剪掉一根辮子也要費去很多周折,犧牲無數(shù)的生命。

他的信念是堅定的。剪去辮子后,他照相留念,并寫了七絕詩一首,抒發(fā)了內心感受: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軒轅指黃帝,黃帝姓公孫,名軒轅。人們崇奉黃帝,為的是反滿興漢民族革命的需要。鄒容在他的《革命軍》一書中就自稱是“黃帝子孫”,當時還有以《黃帝魂》作為書名的。詩的最后一句,排除不被人理解的憤激情緒,莊嚴發(fā)誓:努力奮斗,不惜犧牲自我,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事業(yè)中去。

這次回鄉(xiāng)探親,到家那天,老三正好在家。看見大哥一身旅行裝束,精神飽滿地出現(xiàn)在面前,三弟欣喜若狂。

老二也特地從南京趕回來,三兄弟相聚,有說不完的話。大哥向兩個弟弟介紹日本的人情風俗,如日本人不坐凳子,睡覺也沒有床等等,在他們聽來都很感新奇有趣。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談著,不顧天熱和蚊子叮咬,有時竟忘了吃飯和睡覺。

兩個弟弟也對他說了南京和家里的事情。老二說,前些時,傳說因為怕留日學生鬧學潮,他們水師學堂不再派留學生了。有的同學覺得再待下去沒意義,打算退學。他看了大哥從日本寄回來的信,打消了退學念頭,決定繼續(xù)學習。魯迅對他說,千萬不要退學,要等待機會,一定設法去日本學習。

在一旁聽著的老三,其時心里正為自己的前途憂慮。在此之前,他就向母親提出過到外地求學的想法,并且做好了準備。他一直在溫習功課,而且已經(jīng)同在水師的慶蕃叔祖說好,去南京投考。就在準備動身時,母親知道了,對他說:“你們都往外走,那我怎么辦?”

說這話時,母親哭了起來,這很出乎老三的意料,他原以為母親也會像放兩個哥哥走那樣讓他走的。

他也明了其中原因。一是家鄉(xiāng)的習慣,不讓一房里兄弟幾個都出門在外,家中無人,將來連個安身之處都沒有了;二是母親這些年來同他相依為命,自己一走,母親很感孤單,生活上也會大受影響,因為很多事不適宜一個女人家拋頭露面去做;三者,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他從小體弱多病,在家尚且三天兩頭生病,出門在外要也這樣,誰照顧他呢?這一點,母親絕對不會放心的。

他的小舅舅知道這事后,也曾勸過母親。他形象地說:“大的出去了,將來羽毛豐滿,各自飛了,這個留在家,要變成部底鴨的?!?/p>

但母親執(zhí)意不肯放老三走。老三只好聽從母親的安排,在家自修。

聽兩個哥哥講外面世界的事物,那么新鮮,那么有趣,他還是不甘心,又向兩位兄長提出了自己去南京讀書的想法。

兩個哥哥都沉默了。老三看出來,他們早已知道自己的心思,并且已經(jīng)同母親商量好了。大哥說了他的想法:你可不可以留在家里,一面自學,一面照料家務,陪伴母親。這樣,母親可以放心,他們兩個在外面也可以放心。

大哥接著又說:將來我們學成回國,賺一個錢,都是大家合用。兄弟幾個生活在一起,永不分家。

老三聽了,回答道:“我不要你們養(yǎng)活。”

大哥保證說:“莫非你不相信我的話嗎?我是說話算數(shù)的?!?/p>

看來,他們主意已定,老三也就不再說什么了。

在假期將要結束時,老大和老二商量,給老三改個名字,好同他們的新學名排在一起。兩個人商量好一會兒,最后確定是“侃人”,還引經(jīng)據(jù)典,說《論語》上有“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侃的意思是剛直、和平、從容不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