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對外貿易信息的透明度
背景鏈接:2004年4月2日上午,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重庵在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報告說,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對草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對草案作了六處重要修改。比如草案規(guī)定進出口貨物配額和關稅配額,按照"效益、公正、公開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進行分配。有的常委會委員提出配額分配原則應以"三公"為主,不宜規(guī)定"效益"優(yōu)先。法律委員會贊成這個意見,在三次審議稿中對這一條作了修改。2004年4月2日下午,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分組審議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
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經過常委會反復審議修改,基本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需要,基本適應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和發(fā)展對外貿易的需要。法律委員會吸收有些委員的意見,把國家建立對外貿易公共服務體系的服務對象,由對外貿易經營者拓展到包括其他社會公眾,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公共信息服務意識薄弱。以產品信息為例,增了產不愿公布,擔心國際市場壓低價格;減了產也不愿公布,害怕國際市場提高價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必須改變這種狀況。要進一步增強對外貿易信息的透明度。對外貿易公共信息能否及時地向對外貿易經營者和其他社會公眾提供,關系到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作出的承諾,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國際形象。
近幾年,外貿部門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信息化建設的三大任務,即以金關工程為基礎,實現(xiàn)管理體系的網絡化;加快建立對外經貿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建成國內權威的外向型信息服務網絡;推動企業(yè)應用電子商務,通過若干的努力,使我國企業(yè)應用電子商務的水平進入發(fā)達國家行列。這些措施,有的已經見效,基礎性、公益性數(shù)據庫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通過以后,有關條款將會對我國對外貿易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起較大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