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利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利息率,在現(xiàn)實中,利率必須是正的,否則大家又怎么會把錢存入銀行呢?既然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那么,為什么我們還面臨著所謂正利率時代和負利率時代的問題呢?這就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正利率時代,什么又是負利率時代。
正負利率時代都是相對于通貨膨脹指數(shù)而言的,當銀行存款利率高于通貨膨脹指數(shù)的時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利率時代。而所謂負利率則是指通貨膨脹指數(shù)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這種情形下,如果你只把錢存在銀行里,會發(fā)現(xiàn)財富反而隨著物價的上漲縮水了。這就是所謂的存款實際收益為“負”的負利率現(xiàn)象。面對不同的利率年代,自然需要不一樣的應對策略。
正利率時代的理財方式
趙女士領了退休工資以后十分開心,算計著再有一千元,手里就又有一萬元了,再去銀行存?zhèn)€定期。?來趙女士的女兒即將出嫁,她一直都希望能攢下十萬元錢,給女兒辦一份豐厚的嫁妝??紤]到安全可靠,不愿意冒風險的趙女士選擇了定期存款作為攢嫁妝的唯一投資方式。
對于許多不愿意冒風險,同時對理財產品也沒有過多了解的人而言,儲蓄成為了唯一的投資。尤其是進入正利率時代,當存款實際利率為正的時候,存款也就有了個著落。但如果只是簡單地把大量資金投入銀行作為存款,必定失去了許多賺錢的大好機會。而且我們也要考慮到,正利率也可能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現(xiàn)象,未必能夠長期存在。所以,在理財方面要量入為出,注意收支的平衡,而投資可以以防御為主,但并不意味著只有儲蓄一條路。我們可以將80%~90%的資金投資于存款、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這些保守型品種,另外可從長期入手,配置10%~15%的股票。
存款方面,我們最好也能夠根據(jù)自己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重點配置1~3年期的中短期存款,進行期限的搭配。例如,我們有6萬元的存款,可以將它平均分為3張存單,2萬元1年期的,2萬元2年期的,2萬元3年期的,等1年和2年期存款到期后,再根據(jù)當時市場利率預期選擇合適期限的存款。考慮到CPI數(shù)據(jù)下降意味著通縮風險加大,不排除利率的波動性,所以存款除保留之前的定期存款以外,不必將過多的資金投入到銀行領域,尤其是沒必要投入到時間過長的定期存款中。
負利率時代如何應對存款縮水
存入銀行的錢依然有利息,可是怎么就進入了負利率時代了呢?到底什么叫做“負利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