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酒史、酒話、酒文化(6)

明報:茶酒共和國 作者:黃苗子


四、曲水流觴

文人飲酒的風雅之事,除"酒令"外,尚有"曲水流觴"。

(1)修褉的風俗

"曲水流觴"與"修禊"的風俗有密切的關系。修褉是古代一種清除污穢的祭祀?!吨芏Y·春官》記載:"女巫掌歲時,袚除■浴。"鄭玄注:"歲時袚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鲈≈^以香熏草藥沐浴。"看樣子最初只是熏香洗澡祭神。晉書《束晳傳》說:"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見金人奉水心之劍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諸侯。'因此立為曲水。兩漢直緣,皆為盛事。"雖然"金人奉劍"是有意造出來的神話,但由此可見,"流觴"的源頭始自西周早期;而引水成曲使成"曲水",人們列坐兩旁,"流觴"以飲酒的所謂"曲水流觴",則是秦昭王所建立的;而兩漢以后,相沿成俗,逐漸發(fā)展為節(jié)令盛事,時間也因昭王"三日置酒"而定為三月三日。

(2)蘭亭雅集

三月三日成為重要節(jié)令以后,人們反而重在賞玩景物,飲酒作詩,祭神洗澡的原意慢慢消失。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五三)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名流四十一人修禊事,在浙江紹興蘭亭聚會,引曲水以流觴,飲酒賦詩,因此作序,是極有名的掌故。當時作五言四言詩各一首的,有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十一人;作詩一首的,有郗曇等十五人,作詩不成的,有謝瑰等十六人。唐人劉篤《上巳日》詩有云:"上巳曲江濱,喧于市朝路。相尋不見者,此地皆相遇。"杜甫《麗人行》有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都可見唐代曲江禊游的盛況。唐代以后,這種風俗仍然流行在文人之間。民國初年,梁啟超在北平農事試驗場還舉行過大規(guī)模的修禊。政府遷臺,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先生尚邀集先師臺靜農教授等友人在外雙溪"風雅"過一番。據(jù)說大陸為發(fā)展觀光,而今在蘭亭故址猶有類似的舉動。但無論如何,"曲水流觴"的風氣其實早已不存,因為當今之世,那有多少俊雅閑逸的人!

五、浮以大白

而無論酒席行令或流觴賦詩,如果犯令或作不出詩都要"罰酒"。但"罰酒"的情況不止于此,而且自古有之。

《周禮》謂"觥其不敬者。"是說對無禮不敬的人要罰酒?!抖Y記·檀弓》說"杜簣揚觶而酌師曠、李調。"因為師曠、李調未能及時匡君之過,所以杜簣罰他們飲酒。《說苑》記魏文侯與大夫飲酒,命公乘不仁為"觴政",監(jiān)督飲酒的規(guī)矩,而且下令說,凡不滿引干杯的,就"浮以大白"。"浮以大白"這句出于魏文侯的成語有好幾種說法,鄙意以為即"滿飲大白之巨杯作為處罰"。又史載陳后主命張貴妃等先作好五言詩,在宴會時令孔范等狎客唱和,如果一時作不出詩的就罰酒。又李廌《師友談記》說,東坡有次和他的僚屬宴會,東坡舉起大白之杯罰歐陽叔弼、陳伯修二校理和常希古少尹,道:"你們三位都喝這酒,喝干了,才告訴你們?yōu)槭裁词芰P。"三人飲罷,東坡說:"你們三位擔任主管,卻沒有舉薦李方叔這樣的人,即此就可以罰你們。"他們三位都感到慚愧,忙著道歉。那時張文潛也在席上,卻也舉起大白之杯,對東坡說:"先生也應當喝這杯酒。"東坡說:"為什么呢?"文潛說:"先生從前主持貢舉,也錯失了李方叔,豈不和他們犯了同樣的錯誤。"舉座不禁大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