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德國》(論著,1834). [德國]海因里?!ずD? Heinrich Heine作者徜徉于法蘭西與德意志之間,對19世紀(jì)中期的德國社會作了諷刺。海涅是個革命家,他投身于當(dāng)時的一切革命事業(yè)。
· 海安譯《論德國宗教和哲學(xué)的歷史》,商務(wù)印書館,2000.
《薩爾茨堡的世界大舞臺》(劇本,1922). [奧地利]胡戈·馮·霍夫曼斯塔爾. Hugo von Hofmannstahl《花花公子》的作者看重卡爾德隆的作品,對他來說,“一個生命,一件事物,一個夢想,都僅僅是一個”?;舴蚵顾柺恰笆兰o(jì)末”維也納文化最有特色的作家。
.《花卉、果品、荊棘畫或窮律師齊本克斯的夫妻生活、死亡和婚禮》(小說,1796). [德國]讓-保爾(Jean-Paul),原名約翰·保爾·里希特爾. Johann Paul Richter在斯威夫特和斯特恩的哺育下產(chǎn)生的一部諷刺小說,講一個窮律師靠變化替身而成功地擺脫了煩惱。
.《綠衣亨利》(小說,1854). [瑞士]戈特弗里德·凱勒. Gottfried Keller這部教育小說帶有相當(dāng)?shù)淖詡鞒煞?,它也是一幅城鄉(xiāng)風(fēng)景畫??梢哉f它是瑞士現(xiàn)實主義作家筆下的《威廉·邁斯特》。
· 田德望譯《綠衣亨利》,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0
《垃圾教授》(小說,1905). [德國]亨利?!ぢ? Heinrich Mann一個中學(xué)教師愛著一個酒吧舞女。改編成電影后改名為《藍(lán)色天使》,由瑪爾萊娜·狄耶德里希主演。
· 關(guān)耳、望寧譯《垃圾教授》,譯林出版社,2003.
《安東·賴澤爾》(小說,1785). [德國]卡爾·菲力浦·莫里茨. Karl Philipp Moritz這部自傳體小說敘述了一個酷愛戲劇的少年的經(jīng)歷,它標(biāo)志著德國文學(xué)從啟蒙主義到狂飆突進(jìn)的過渡,同時也是德國的第一部心理小說。作品發(fā)表時曾轟動一時。
.《波里巴爾侯爵》(小說,1930). [奧地利]萊奧·佩魯茨. Leo Perutz介于現(xiàn)實與幻想之間的帝國戰(zhàn)爭期間的西班牙,可稱是一部博爾赫斯式的魔幻小說。
.《昏曉維也納》(小說,1924). [奧地利]阿圖爾·施尼茨勒. Arthur Schnitzler20世紀(jì)初維也納的咖啡館,一群愛好藝術(shù)的文人墨客漫不經(jīng)心地高談闊論。深受弗洛伊德啟迪的作者在作品中對墮落文化作了一次解剖。施尼茨勒的《埃爾塞小姐》與《輪舞》也值得一讀。
· 蔡鴻君等譯《古斯特少尉》(施尼茨勒中篇小說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1.
《過境》(小說,1944). [德國]安娜·西格斯. Anna Seghers1940年的馬賽舊港,反納粹的流亡者拼了命地設(shè)法離開戰(zhàn)火中的歐洲。直至1983年逝世為止,安·西格斯始終是民主德國文學(xué)的象征。
.《斷子絕孫的人》(小說,1845). [奧地利]阿達(dá)爾貝·施蒂弗特. Adalbert Stifter小說充滿了焦慮感和犯罪感。這位天主教作家最后切頸自戕。
.《白馬騎士》(小說,1888). [德國]臺奧多爾·施托姆. Theodor Storm一個騎白馬的神秘男子出現(xiàn)在北海沿岸,他宣告了悲劇與死神的來臨,史托姆的這部魔怪小說無疑影響了后代的《榿木王》。
· 楊武能譯《茵夢湖》(包括《白馬騎士》),譯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