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節(jié):動物與戰(zhàn)爭

想象中的動物 作者:徐來


獸部第四

動物與戰(zhàn)爭

《尚書·西伯戡黎》和《淮南子》都記載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行賄活動。這一事件發(fā)生在著名的武王伐紂之前十年。當時,商王帝辛將當時的周文王,也就是武王的父親,囚禁在了商國著名的政治犯監(jiān)獄——羑里。

為了營救國王,周王國的大夫們積極活動起來。根據(jù)大臣散宜生的建議,大夫們計劃賄賂帝辛及其親信,以達到最終釋放文王的目的。

然而在奢華的商國天子的朝堂里,名駒美女之類的寶物數(shù)不勝數(shù),它們并未打動這位天子。于是,文王的臣中最有學問的一位名叫閎夭的,從站出來講話說,世界上所有的珍奇異獸當中,“騶虞”最為名貴。它的出現(xiàn)象征著和平繁榮的偉大盛世即將到來。據(jù)說這種祥瑞之獸出產(chǎn)于昆侖山下的林氏國。他自告奮勇,愿意率領(lǐng)周的使團去采購騶虞。

在林氏國,閎夭的使團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擁有十萬八千臣民、二十萬奴隸的林氏王告訴他,從沒聽說過騶虞這種動物。

好在,林氏國的一位長老告訴閎夭,這里確實出產(chǎn)一種祥瑞的動物。但它的名字叫做“酋耳”。有點像馬,又有點像老虎。渾身毛色純白,帶有黑色的條紋。它的尾巴是身長的三倍,行走的時候總是高高地豎在身后。這種動物出現(xiàn)的時候,身邊總是伴隨著兩只面貌溫馴的老虎。它心地善良仁慈,走起路來非常輕盈小心,絕不會踩折哪怕是一棵野草。雖然身為肉食動物,卻只吃剛死去的動物尸體,并不殺生。又因為它嘴里的牙齒連成一片,跑起來能夠日行千里,所以又被稱作為“通牙獸”。據(jù)說這種動物的出現(xiàn),意味著偉大盛世的到來,預示著四鄰國家將來朝拜,敬獻供品。

閎夭相信,自己要找的就是這種動物。他請求林氏王下令搜尋一只酋耳以賄賂帝辛,救出文王。林氏長老卻說,這種祥瑞的動物可遇不可求。如果它不想出現(xiàn),人類永遠無法找到它的蹤跡。假如文王真是天命所系,那么就請等待吧,他說。

閎夭在林氏國一住就是七年,每天清洗身體,向天神祈禱。他的誠意感動了諸神。一頭祥瑞的騶虞出現(xiàn)在林氏王的園林里。閎夭于是請求林氏王讓他帶走它。這時,林氏王卻突然反悔了。史書記載了他當時的想法:這動物出現(xiàn)在我的國家,正是天神看自己勤政愛民而賜予的獎賞。這樣的好事怎么可以輕易予人?

閎夭眼看自己營救國王的舉動即將功敗垂成,一時脾氣大發(fā)。他添油加醋地將林氏王的舉動秘報給國王。很快周國將軍南宮適就帶著一支軍隊來到林氏。不久,周人消滅了這個國家,摧毀了都城,殺死了所有男人,掠奪了林氏王家園囿里的騶虞。

當騶虞被牽進帝辛的宮殿時,這位著名的暴君異常興奮。因為這祥瑞的出現(xiàn),天命必將繼續(xù)為商族所掌握。為了表彰文王臣子們尋找騶虞的功績,他釋放了文王。

三年之后,帝辛在一座華麗的高臺上燒死了自己。那頭作為禮物的騶虞也從此不知所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