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瑪麗、喬治和約翰

金領(lǐng)手記 作者:李國威


給自己起個洋名字這股風是從給外國人打工的圈子刮起的,現(xiàn)在竟愈刮愈烈,大有席卷全民之勢。

人人都起洋名字的好處是倡導民主風氣,不管您的資歷多老,級別多高,在公司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瑪麗、喬治或約翰”。

在那些沒有洋名字的地方,稱呼人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知難而進者深諳其道,游刃有余;不明戲者屢遭挫折,臨死不知誰下的套。

您要說,跟著別人都叫“張總王總”就完了唄,錯。要知道“××總”的稱呼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我們公司原來有個副總工程師,大家叫他吳總,可是后來發(fā)現(xiàn)他在管理層那邊有些失寵,后來又有閑話傳來,說公司只有幾個核心層的人才能叫總,老吳沒到那個級別,別亂叫。我們的辦公室主任姓付,是跟著董事長打天下出來的,開始我們叫他付主任,感覺他有點不對勁,幾次該為我們辦的事也拖拖拉拉。后來醒過味兒來,開始叫付總,老付果然順氣了許多,合作也頗愉快了。

我不懂民俗學,但是大概知道在我國北方多數(shù)地區(qū),在單位和公共場合一般是要稱全名的,而在南方諸如福建等地區(qū),一般都稱名字而略去姓。比如,在北京人家叫我“李國威”,在福建就喊我“國威”呀。

在企業(yè)里現(xiàn)在也有稱名不稱姓的風氣悄悄興起。就拿最著名的聯(lián)想集團來說,當年做少帥時被稱為“元慶”,現(xiàn)在當了董事長一把手了人家還稱“元慶”,可見人家企業(yè)的民主文化。

不過我也有一個疑問,就是下屬對上司一開始就稱名字而略去姓氏合適嗎?我還記得聯(lián)想幾年前的新老領(lǐng)導交接儀式,那是一個非常振奮而感人的瞬間。柳傳志把聯(lián)想的大旗左右揮舞,交給楊元慶,用洪亮的聲音說:“元慶,以后就看你們的了。”

楊元慶接過旗,用他儒雅的聲音說:“柳總放心吧?!?/p>

要是稱呼改一改會怎么樣?

“元慶,以后就看你們的了。”

“傳志您老回去歇著吧?!?/p>

總之,稱呼問題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千萬不可小視。在稱名不稱姓這件事上,我們也要考慮語言環(huán)境,稱×總或洋名未嘗不好。比如說你們公司財務(wù)總監(jiān)叫張富貴,營銷副總裁叫劉發(fā)財??偛瞄_會時說:“明年的預算由張總跟大家宣布一下,然后劉總談我們明年整體的廣告和營銷戰(zhàn)略”,聽著就像一個運籌帷幄的將營。要是非要顯得上下級親切,總裁說:“富貴呀,明年咱還有閑錢不?還有發(fā)財呀,咱們那個廣告咋打?”就完全像生產(chǎn)隊長派活兒了。

要擺脫所有這些麻煩事,就要起個洋名。

我真的不愿意背放棄祖宗文化的罪名,我在公司有英文名這事我連我媽都不敢告訴??墒?,英文名這玩意兒有時真的有奇效。過去我在外企用中文名,老外怎么也記不住我,全球開電話會議有人就拿“來自中國的那個家伙”稱呼我。后來他們跟我套近乎,喝酒的時候很認真地討教我的中文名字怎么念,我一遍遍教他們“guo?鄄wei, g?鄄u?鄄o?鄄w?鄄e?鄄i.”,一個明顯已經(jīng)有點高了的家伙恍然大悟地說:“啊,就是go away,哈哈,go away(走開)?!蔽腋阏f,要不是顧及我們兩國有外交關(guān)系,我剩下的半瓶啤酒就潑過去了。

所以我有了英文名字,叫Geoff,跟Jeff是一樣的發(fā)音,讀“借富”,我這個是英式拼法?,F(xiàn)在,在我們這家全球大公司里,很多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借富”,中國同事有時覺得繞嘴,就稱“姐夫”。

有個朋友英文名字叫Ross,小舌不順的同事,就叫“肉斯”,東北同事都稱“又斯”。

還有一哥們叫劉洪濤,開會時自我介紹“My name is Hongtao Liu”,旁邊一位忍不住說:“我還方片兒七呢?!?/p>

起洋名的麻煩在于重復的幾率太高,英文就是那么幾個約翰喬治瑪麗的取來取去,跑不出這個圈子。你想我精心起的英文名字現(xiàn)在跟我們董事長重了,公司里本來大家一談起“借富說了我們要怎樣怎樣”,都是肅然起敬的,現(xiàn)在有我這么一攙和,有人就得解釋是這個借富不是那個借富。

洋名的另外一個問題是你面對的不僅僅是同事這個群體。辦公室大家都叫你洋名,連郵件快遞什么的都用洋名,可你不能要求所有的快餐遞送員值勤保安等都把洋文念那么準。我們辦公室女生有很好聽的英文名字叫Maryrose(瑪麗羅絲),于是你就經(jīng)常聽見前臺附近有人喊:“快件,買了螺絲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