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他,因常年在外打工,身材瘦瘦的,透著一股精明與干練。他特別能吃苦,總是一次兼做多份工作。有的需要他凌晨 4時起床,有的從晚上7時至第二天凌晨,逢周末還要延長到凌晨4時。他先后在國美、重百、新世紀、永輝等當過推銷員。最痛苦的打工經(jīng)歷是在一家超市,每天用消毒水洗荔枝,干久了雙手都泡爛了。而最驚險的一次,是2010年的國慶節(jié),他深夜騎摩托車回家途中不小心出了小車禍,臉都被摔傷了。在他打工最瘋狂的那段時間,竟同時打了5份工,成了名副其實的“打工達人。 ”
很多人以為他是窮孩子出身。沒人知道,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優(yōu)越,可謂家境殷實。父母經(jīng)營著一家酒店,家中還有幾個門面出租,固定資產(chǎn)在幾百萬元以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與眾不同的是,小伙子的打工生涯從上小學二年級時就開始了。那時他才 7歲,在街邊打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替人擦皮鞋和賣報紙。他最初打工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掙零花錢。
他喜歡四驅(qū)車,父母卻不給買,他就抱著“自己賺錢買”的念頭,在街邊擺了個小攤。路人以為他是貧困兒童,紛紛前來照顧他的生意。那個暑假,他賺了400多元,連當年的學費都是自己繳納的。這次打工,讓他嘗到了甜頭:自己掙的錢自己用,沒人約束。
年 9月,當他跨入重慶工商大學的校門,第一感覺就是“好多課余時間”。于是,他打工賺錢的癮又上來了,便開始在外面夜以繼日地打工。
大學4年,他沒找家里要過一分錢,全靠自己打工掙了7萬多元,多數(shù)當做生活費、學費以及社交費用。也因為瘋狂打工掙錢,他的學業(yè)一落千丈,別人考試前臨時抱佛腳,他連抱佛腳的時間都沒有。大二那年,他一年就“掛”掉了 6科。好在他及時意識到了這一點,從大三起,他開始逐漸調(diào)整心態(tài)和作息時間,除了暑假和周末之外,他在課間沒怎么出去打工,這樣一直堅持到大四下半年。在臨近畢業(yè)的這幾個月里,他決定不再外出打工,好好地待在校園里彌補以前落下的功課,把該看的看了、該考的考了,再享受一下校園生活。有人質(zhì)疑:既然有這么好的條件,何必去吃那份苦受那份罪呢?大學四年最寶貴的學習時光,卻被他浪費在到處打工上,算不算是得不償失?不知他望子成龍的父母該喜還是憂?
他卻不這么認為。他說,知識不一定非得在校園里獲取。讀萬卷書,是一種學習;行萬里路,同樣也是一種學習。很多人讀大學的主要目的,無非就是畢業(yè)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讀大學的目的跟他們不同,我只是在經(jīng)歷一個過程,而非畢業(yè)。我的父母早就想讓我回去接管酒店生意,可我畢業(yè)后卻還想去當兵,到部隊上繼續(xù)歷練自己。也許會有人認為我是在找罪受,他們哪里知道,我其實是在享受這個闖蕩社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耐心地磨煉自己的意志,充分地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好讓我早日成為胸懷博大、志向高遠、能承受得起大風大浪的真正男子漢!今天我成為打工達人,除了知道社會是現(xiàn)實的,提早承受了打擊之外,還收獲了許多經(jīng)驗,擴大了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這也是一筆難得的寶貴財富。我敢說,我在社會上打工所積累的人生閱歷,十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都比不上。俗話說,年輕時吃苦不算苦。我就是要趁年輕,抱著一顆火熱的心投入到社會中去,在復雜紛繁的社會生活中多多淬火磨煉,從而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性格,永葆一份低調(diào)向善的心態(tài),不幼稚不猖狂。放得下身架,才經(jīng)得起成功——這就是他,一位“打工達人”的人生格言!
年輕時吃苦不算苦,趁年輕多淬火磨煉,從而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性格,這是成功者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