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專欄作家葉傾城每天都會收到成堆的E-mail,這些郵件百分之九十多都關于愛情,且都帶著矛盾、困惑、壓力、憤怒,以及一顆受傷的心。信的內容,用她的話說,“小三、劈腿、婆媳不合、買房、鳳凰男、包子女、離婚、再婚……包羅萬象”。為何這么多人都在受傷,為何愛的道路上障礙重重?葉傾城說:“要革命就不要怕犧牲,要追求真愛就一定會受傷。這種事情,是非親歷不知難的?!?/p>
心探索:情感專欄開通后,來信中主要有哪些情感障礙?傾訴者的男女比例如何?
葉傾城:包羅萬象吧,舉凡:小三、劈腿、婆媳不合、買房、鳳凰男、包子女、離婚、再婚……當然了,相對來說,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風潮,這一兩年,關于小三的來信大行其道,連初中生都寫信向我控訴被劈腿,那“賤三”多么可惡。
比例沒有仔細統(tǒng)計過,但女性比例明顯高得多。可能三七開吧。
心探索:你自己遇到過類似的嗎?怎么解決的?
葉傾城:如果說我沒遇到過情感障礙,那就等于在蘇珊大媽之年,以芙蓉姐姐之身,自稱是林妹妹的“質本潔來還潔去”,自然也沒什么不可以,只是顯得比較可笑。
解決?大多時候,不存在解決的問題。比如說,失戀了,這件事已經(jīng)發(fā)生,沒什么需要你解決的,你甚至不像失業(yè)了,面臨找下一份工作的問題。你只能面對、接受,挨過這艱難的歲月。
心探索:你覺得產(chǎn)生這些障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葉傾城:因為人類無盡的需求與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不匹配。比如說,你希望他愛你一輩子,但客觀事實上,他很可能過一段就不愛了。
心探索:有沒有跟蹤過有情感障礙的讀者,給一系列的建議,最后緩解甚至消除障礙的案例?
葉傾城:沒有。以我自己的經(jīng)驗,有些傷痛實在不堪再提,有些感情事后看起來實在是丟人現(xiàn)眼,希望盡快忘掉。所以我作為一個善解人意的人:你來問我,我都在;你不問,我就假裝根本沒聽到過。但是我確實收到過這樣的來信,對方聽了我的建議,而且迎來了幸福。這是很讓人快樂的事。
心探索:作為女性專欄作家,在回應讀者來信的時候,會不會不由自主地站在女性立場,對男性的批判多一些?
葉傾城:有可能。因為物傷其類,我會很自然地看到女性的軟弱與痛苦。另一個角度,中國乃至全世界,確實都是男權社會,我認為太多女性已經(jīng)有下意識的男權立場了,我愿意盡我所能,多提醒一下她們的權利。
心探索:有沒有碰到過很棘手的來信,讓人無法作答?或者左右為難?
葉傾城:有,還不少。比如說:一個富有的生意人的妻子,丈夫不斷外遇出軌嫖娼,直至最后把她也傳染了性病。她很痛苦,想離開,但是她做了多年的全職太太,并無求生能力,分家產(chǎn)是一個理論上行得通、事實上不大好操作的一件事。那么,她該怎么做?
一旦涉及到真正的生活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因為尊嚴、感情和生活本身很難抗衡。談判永遠都是雙方都有牌的時候,才能談。一方手里完全沒有牌,那么,還談什么呢?
心探索:愛情的狀態(tài)和障礙跟婚姻的關系大嗎?您怎么看這三者的關系?
葉傾城:我個人覺得,婚姻分三類,第一類,恩愛夫妻,5%吧;第二類,怨憎夫妻,10%;剩下的85%,都是所謂的柴米夫妻,難言有沒有愛情(也許這就是傳說中變成親情的那些吧),這種婚姻狀態(tài)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一般來說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但遇到問題之后,就不好說了。
心探索:當家庭中出現(xiàn)了孩子,又會有什么新的變化?
葉傾城:一般來說,家庭的大方向會轉向孩子,有些夫妻會成長為父母,在完成“撫育孩子”這件事上,更加相契相知。但另一方面,有時候一些個性上的弱點,就會暴露出來。
比如說,我曾經(jīng)收到的一封來信是這樣的,一個家庭,孩子有慢性病,而這個家庭的妻子——孩子的母親,是獨生女,嬌生慣養(yǎng),本身生活能力不強,遇到很多事,都只會哭而束手無策。丈夫不堪其累,最后提出離婚。妻子痛不欲生。這個很難說是誰的錯,只能說,命運殘酷地撥弄了他們。
心探索:您對那些總是在愛情中碰到各種各樣障礙的人,有什么建議?
葉傾城:沒什么可建議的吧,要革命就不要怕犧牲。要追求真愛就一定會受傷——什么,你沒受過傷?那你運氣太好了,前世修來的。這種事情,是非親歷不知難的。
當然了,我也可以友情附送口水話如下:
一、在動心動身之前,先動腦。與其睡完了再考慮“他愛不愛我”,不如先得出答案再睡。
二、承諾不可靠,契約比較可靠,尤其是結婚證、房產(chǎn)證、銀行卡(附密碼)。
三、當對方說“如果”的時候,你可以屏蔽掉他的“就會”了。因為人生是沒有如果的。
采訪人物:葉傾城,1995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湖北作家協(xié)會會員,《讀者》簽約作家。著有《情感的第三條道路》、《住在內衣里》等散文集,《原配》、《麒轔夜》等長篇小說,以及情感答疑書信集《一夜傾城》、《愛或不愛都是事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