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革的覺悟

天鑒 作者:羅崇敏


改革是人類走向文明的臺階。社會不會停頓改革的呼喚。改革者是民族的脊梁,人類歷史上鐫刻的耀眼姓名是改革者。

社會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改革的本質就是“變”,由“變”而產生“新”,催生新體制、新事物。

改革給人類社會帶來民主、法治和自由。

改革是回歸。從違背規(guī)律走向規(guī)律;從違反科學走向科學;從神性走向人性;從文明野蠻走向文明自然。

“革,不震,吉?!保ā兑捉洝犯镓裕V灰划a生社會大震動的改革都應該是成功的。

改革應堅持人本性、系統性、開放性、科學性、務實性的基本理念。

改革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制度創(chuàng)新為核心,堅持以推動社會文明發(fā)展為目標。

制度興國。執(zhí)政者或統治者的神圣職能是制度設計和安排。改革的直接目標指向是建立新的制度和體制。改革者先進的思想旗幟,如果沒有改革后建立的制度來體現,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設計和推動改革的是精英人物,不是人民大眾。實施改革的主體是人民大眾,得不到人民大眾廣泛支持的改革,是不會成功的。

改革是系統工程。改革的設計必須要有系統思維、系統操作。不但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單刀直入、單向推進的改革會使社會發(fā)展失衡,會使改革的效益相互抵消。

改革的本質是權力和利益的調整。改革的價值取向是實現發(fā)展和保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改革有漸進性改革和整體性改革。宏觀層面的改革應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模式。這樣的改革對維護穩(wěn)定有積極作用,但成本高、效益低。中國老百姓由于儒道文化的影響,比較容易接受這樣的模式。微觀方面的改革,應選擇整體性改革模式。對一個區(qū)域、一個單位、一個企業(yè)而言,應設計包括人、財、物、體制、機制構建的整體改革,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

改革者不但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和意志力。改革者承擔著很大的政治風險,要把風險化解到最小限度,要靠理性和意志力。

要包容改革者。改革者是時代的精英,是未來的先覺。文明的社會和高素質的公民,最能包容改革者。對改革者的迫害,是統治者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悲哀。

2008年11月7日與《人民日報》記者交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