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席香港奧林匹克與體育協(xié)會的春茗和頒獎大會。范徐麗泰及方黃潔雯等出席。范徐麗泰認為美國不會讓北京申辦成功而會想法讓中國第二次在世界面前失敗。
范太這個判斷是有道理的。但問題是美國的壓力對國際奧委會委員們會起多大作用,以及我們?nèi)绾螒獙?,使美國壓力所起的負面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
2001年2月13日 星期二 香港—北京
12時30分,乘中國民航返京。4時抵京。
看到《北京晚報》登載新華社駐香港記者發(fā)的消息,說我在香港對記者說北京申辦有9成把握。讀后哭笑不得,這位記者也許是十分愿意北京申辦成功,所以連我的話聽都沒有聽清楚,就急于發(fā)消息。其實我在香港答記者問時說:“我不同意說申辦有幾分把握,因為即使你有90%的把握,當另外占10%的不利因素起作用時,那個90%也就等于零。上次申辦我們得了43票,占了過半數(shù)所需的45票的90%以上,最后以兩票之差沒有成功。所以申辦就是這樣殘酷,要么是100%,要么等于0%。”
與王偉通話,請他立即不讓別的報刊轉(zhuǎn)載這則消息。
2001年2月14日 星期三 北京
9時,出席在北京飯店舉行的陳述演練。劉淇市長出席。外國朋友有亞特蘭大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查里?巴特爾及亞特蘭大一些人士和澳大利亞堪培拉的人士。他們扮演評估委員會的角色。
中午與巴特爾同桌。巴特爾認為陳述的質(zhì)量很好。說起美國政客,巴特爾說真正反對北京的僅一兩人,其他人是跟著嚷嚷、作秀。
下午陳述演練繼續(xù)進行。
晚,與意大利委員佩斯康特通話,商談在歐洲舉行文化體育論壇問題。佩正在競選參議員,我預祝他成功。他也祝我好運,并補充說:“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發(fā)傳真給塞內(nèi)加爾委員姆巴伊及塞內(nèi)加爾奧委會主席迪亞克,感謝他們在執(zhí)委會期間的熱情接待。
很多委員并不在意你送他什么紀念品,而對相互之間的友好表示,如一句話、一封短信,卻十分在意。我們做外聯(lián)工作的同志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2001年2月15日 星期四 北京—莫斯科
12時30分,飛莫斯科,應邀出席俄奧委會每年一度舉行的奧林匹克盛會。晚7時半斯米爾諾夫夫婦宴請已抵莫斯科的國際奧委會委員。
尼科拉烏告,巴黎的人找他,要他支持巴黎。尼科拉烏問:“我為什么要支持巴黎呢?我在悉尼競選執(zhí)委時,法國委員德呂不支持我,說是因為已向南非委員拉姆薩米承擔了義務。”尼科拉烏接著告訴我說:“我告訴法國人,我不支持巴黎,因我已向振梁承擔了義務。”尼科拉烏還說他有7張票可支持北京。
2001年2月16日 星期五 莫斯科
10時半,在俄國奧委會拜會斯米爾諾夫。我感謝斯米爾諾夫的邀請和接待,并征求他對申辦的意見。
斯米爾諾夫說,1952年以來奧運會從未連續(xù)兩屆在歐洲舉辦。在2004年雅典之后,沒有理由再去巴黎。巴黎即使對旅游者具吸引力,但如在那里辦奧運會將是一場災難,因為交通無法解決。斯米爾諾夫重申他支持北京,認為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辦奧運會的時候了。斯米爾諾夫說,他剛同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通過電話,議定莫斯科要申辦2012年奧運會。他說,所以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fā),俄也不愿意巴黎獲勝,因為如巴黎獲勝,莫斯科在2012年就無希望獲選。斯米爾諾夫說,他將與他的朋友一起投票支持北京,包括俄羅斯委員塔皮謝也夫、波波夫、還有哈薩克斯坦的運動員委員斯米爾諾夫以及烏克蘭委員波爾佐夫等。斯米爾諾夫說,也出于幫助北京,所以這次他只請了我們而未請任何其他有候選城市的委員。
12時,大使等宴請。有人對申辦前景持悲觀態(tài)度,認為西方不會讓我們獲勝。我指出,這是從大的政治格局來看問題得出的結(jié)論,但是國際體育界以及國際奧委會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開展工作,爭取對我有利的結(jié)果。
下午5時,出發(fā)去體育館出席俄奧委會一年一度的奧林匹克盛會。出席者除在悉尼獲獎的運動員外,還有眾多的運動員,兩千余人,濟濟一堂。薩馬蘭奇也專程前來出席。他在致辭中最后一句用俄語說:“俄羅斯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在我心中。”全場起立鼓掌。薩擔任西班牙首任駐蘇聯(lián)大使多年,并且是在莫斯科當選為國際奧委會主席。他這樣講應該是出自內(nèi)心,也正是有此情結(jié),所以要求今年的全會在莫斯科舉行,把主席的權(quán)杖交給將在會上選出的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