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準備北伐奉命還湘(1)

賀龍的非常之路 作者:顧永忠


1924年9月,奉系軍閥張作霖和皖系軍閥浙江省督軍盧永祥聯(lián)合反對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第二次直奉大戰(zhàn)爆發(fā)。

為打倒直系,奉系、皖系軍閥向孫中山表示可以聯(lián)合反直。

孫中山根據(jù)當時的國際、國內(nèi)形勢,認為進行北伐,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便于9月在廣州大本營發(fā)表了《討賊宣言》和《北伐宣言》,準備北伐。

為此,孫中山下令將北伐軍改稱“建國軍”,任命熊克武為川滇黔建國軍前敵總司令兼建國川軍總司令。

熊克武一面派人去湖南找趙恒惕磋商,聲明建國軍“假道湖南北伐,不干涉湖南內(nèi)政。”

同時任命湯子模為前敵總指揮,賀龍為前鋒。

湖南當局對建國軍假道北伐,十分恐慌。

湘西督辦葉開鑫下令“以武力制止”賀龍、湯子模部入湘。

為了消除誤會,賀龍在9月初由銅仁發(fā)兵時,先通知湘西當局,曉以大義,然后向湘西開進。

部隊在開進中,軍容整肅,紀律嚴明。

不少原來認識賀龍或仰慕他的人,紛紛帶著隊伍來投奔。

陳渠珍就有兩個團倒戈。

自進入湘西境內(nèi),賀龍的部隊迅速擴大到十來個團,號稱1萬余眾。

陳渠珍嚇得逃回鳳凰老家,鎮(zhèn)守使田應詔躲進烏宿大山,旅長楊永清也急電詢問賀龍:“此次來沅,其宗旨若何?”

賀龍回電重申:“本軍此次假道入湘,對湘政無任何用意,仍屬假道為宗旨,于湘省地域主權毫無侵犯。”

10月底,賀龍率部進駐沅陵。

孫中山為了謀求國家的和平統(tǒng)一,應邀于11月13日從廣州北上,去北京參加國民會議。

他臨行前,再次命令熊克武的建國川軍在湖南待命北伐。

為此,熊克武于11月下旬命令賀龍和湯子模部繼續(xù)分別向津市、澧州、大庸、慈利、石門一線開進。

常澧鎮(zhèn)守使唐榮陽出動部隊,企圖阻止賀、湯部進入他的防區(qū)。

賀龍采用武力打擊和分化瓦解相結合,一舉擊潰了唐榮陽1個旅又2個團,1個團倒戈,并占領了津市。

唐部許多官佐的家屬都在津市,賀龍下令對他們嚴加保護,不得騷擾,違者嚴辦。

并借此對唐部官佐大力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使唐部軍心動搖,失去斗志,隨后出兵把唐榮陽打得大敗,逃回石門,賀龍乘機進占澧州。

在占領了津市、澧州之后,賀龍立即下令廢除唐榮陽設立的一切苛捐雜稅,穩(wěn)定物價。

此舉受到了津澧老百姓的衷心擁護。

從銅仁出發(fā)時,賀龍的部隊只有3個團6000余人,進入湘西后,先后收編了10個梯團,部隊擴大到萬余人。

那些剛收編的隊伍,成分很雜,軍政素質(zhì)差,賀龍下令全面整頓部隊的紀律,提出約法8章,嚴明軍紀,受到了老百姓好評。

由于賀龍治軍有方,連年征戰(zhàn),功勛卓著,1925年2月8日,建國川軍總司令熊克武報經(jīng)孫中山大元帥批準,提升他為建國川軍第一師中將師長。

接著,賀龍對部隊進行統(tǒng)一整編,全師編2個步兵旅,另有騎兵團、炮兵團、補充團、機槍營、工兵營、手槍營各1個,共1萬余人,有長槍9440支,短槍840支;各種炮56門,機槍78挺,戰(zhàn)馬500匹,可以說是兵強馬壯,裝備精良,是北伐軍中一支不可小視的精銳之師。

部隊整編后,賀龍對團以下各級軍官重新進行任命。

他破除封建的宗族觀念,打破論資排輩舊軍隊傳統(tǒng),任人唯賢。

大膽提拔重用,有文化、有知識,軍政素質(zhì)好的,特別是進過黃埔軍校、云南講武堂等正規(guī)軍校學習過的軍官。

大力加強對軍官的培訓和部隊的訓練。

賀龍說:“我經(jīng)常提醒大家要愛兵,要像父兄對待自己的子弟。

但是,愛兵怎么個愛法?最要緊的是嚴格練兵,使他們學好本領,打起仗來,減少傷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