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第四篇(8)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作者:范碩


中共中央經(jīng)過緊急磋商,毛澤東、周恩來等即復電張學良,表示全力支持,擬派周恩來等到張?zhí)巺f(xié)商大計。

隨后,中共中央以紅軍高級將領名義給南京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兩次發(fā)出通電,表明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態(tài)度和主張。

西安事變震驚了國內(nèi)外。

全國人民和世界進步勢力一片叫好聲,國民黨南京政府一片混亂。

親日派頭子何應欽急于取代蔣介石的地位,極度驚慌,大興“討伐”之師,于16日下令發(fā)兵進攻陜西,同時準備派飛機轟炸西安,欲置蔣介石于死地。

日本帝國主義極力支持何應欽討伐張、楊的舉動,擴大中國內(nèi)戰(zhàn),以便乘機獨占中國。

而宋美齡、宋子文為首的親英美派堅決反對何應欽動武,極力主張用和平方式營救蔣介石,且得到他們的后臺老板英美兩國大力支持。

中共代表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到達西安,立即與張學良、楊虎城將軍會晤,緊張地展開了各方面的工作。

應張學良的請求,經(jīng)中央批準,葉劍英出任抗日聯(lián)軍臨時西安軍事委員會的參謀長,參加西北聯(lián)軍參謀團,與東北軍、十七路軍將領一起制訂了抵抗親日派“討逆軍”的作戰(zhàn)計劃和軍事部署。

葉劍英協(xié)助周恩來日夜奔忙。

他會見各方面人士,同他們進行座談,聽取意見。

他還采取出席報告會、個別出訪等形式,進行統(tǒng)戰(zhàn)工作,并將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意見及時向周恩來和中央請示報告。

12月22日,南京方面派宋子文、宋美齡到西安談判。

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全權代表,和張、楊一起,經(jīng)過兩天的談判,同宋子文、宋美齡最后達成改組國民黨和國民黨政府、驅(qū)逐親日派、釋放上海愛國領袖和一切政治犯、停止“剿共”政策、聯(lián)合紅軍抗日等六項條件。

蔣介石也當面表示同意談判協(xié)定的六項條件。

12月25日張學良親自陪蔣乘飛機經(jīng)洛陽飛回南京。

張學良剛一出門,孫銘九就向周恩來和葉劍英報告,周、葉馬上坐汽車到機場,飛機已升空了。

蔣介石回到洛陽就翻臉不認人,到南京后又背信棄義地推翻自己的諾言,發(fā)表了《對張楊的訓話》,軟禁了張學良。

葉劍英很挽惜地說:“張學良想當梁山英雄,他不曉得蔣介石的立場頑固得很!”他后來一直關心張的處境,珍藏著他親筆題寫的“漢卿送蔣回南京前留影”的照片。

建國后,他多次托人給張學良傳話,歡迎他回來看看。

張學良也很珍惜與葉劍英的患難之交。

他在美國見到呂正操,還表示很懷念老朋友“葉參座”。

七、“收拾殘局”,維護共同抗戰(zhàn)局面

蔣介石不僅扣押了張學良,還派了37萬大軍進逼西安。

大軍壓境,形勢危急,內(nèi)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極為憤慨。

他們同楊虎城、王以哲等東北軍、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協(xié)商,確定由楊虎城領銜,于1937年1月5日發(fā)表了一份措辭嚴厲的通電,強烈抗議蔣介石扣押張學良將軍的行徑,揭露蔣介石重新挑起內(nèi)戰(zhàn)的陰謀。

同時制訂了聯(lián)合作戰(zhàn)方案。

東北軍在東部正面防線部署重兵,十七路軍集結于渭北各縣,紅軍主力一部開進關中,集結于咸陽、洛川一帶,以配合東北軍、西北軍作戰(zhàn),造成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戰(zhàn)則能勝、和則有利的局面。

葉劍英在聯(lián)軍參謀團會議上,分析敵我友態(tài)勢說,對在軍事上集中主要兵力,到東部正面防線,對付由潼關方向西進之敵,擺成一個鱔魚簍子形,讓敵人能進不能出,進來就把他吃掉!在此期間,葉劍英盡力協(xié)助周恩來奔走于東北軍、西北軍和國民黨留守西安人員之間,艱苦工作,維護團結,穩(wěn)定局勢。

他們看望在事變中負傷的侍從室主任錢大鈞和原陜西省主席邵力子,表示慰問,希望錢、邵兩人以大局為重,說服留守西安的國民黨大員,堅持團結,抗戰(zhàn)救國,幫助解除困境,勸他們派人到南京、奉化與蔣介石會談,搞好各種關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