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與劉少奇、王光美(1)

一生緊隨毛澤東 作者:金汕


(1)父親文革前就聽說兩個主席有過公開爭論

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目的是打倒劉少奇,父親的晚年也向我回憶了當年的情景。他說,其實在四清運動的時候,兩位主席已經(jīng)有了矛盾。他們高級將領(lǐng)和老干部雖然不敢公開議論,但在私下片言只語的消息還是有的。那時候就聽說在中央會議上,劉主席和毛主席發(fā)生了爭執(zhí),盡管聽說劉主席作了一些解釋,而且沒敢和毛主席頂撞,但是毛主席還是很不滿意。

一些地方的負責同志私下議論過,兩個主席吵起來了,讓我們很為難。父親提到兩個主席的爭論還是有些痛心的,如果不搞文化大革命,他所深愛的國家不會遭受如此之大的損失,他本人也不會如履薄冰,到頭來還犯了錯誤、妻離子散。他感慨地說,兩個主席實際上是老鄉(xiāng),在湖南的兩個“沖”,韶山?jīng)_與炭子沖,一座山把兩個“沖”隔開,其實相距不過60華里。方圓幾十里,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第二任國家主席,真讓人感到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兩個湖南英才密切合作大半生,出生入死,少奇輔佐主席,主席器重少奇。

父親說,我們這個黨在這么困難的條件下取得勝利,除去毛澤東的天才決策外,同樣重要的是有一個非常完美的領(lǐng)導(dǎo)集體。比如我們有一批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軍事家,事實證明他們不比國民黨那些從正規(guī)軍事院校出來的將軍差,而且能夠戰(zhàn)勝他們。但是僅僅有軍事人才還不行,還要有周恩來、劉少奇這樣在各條戰(zhàn)線都很出色的人才。

父親特別舉例,1941年國民黨發(fā)動皖南事變后,我黨軍隊內(nèi)義憤填膺,與蔣介石決一死戰(zhàn)的呼聲很高。我們很多將領(lǐng)上書中央,中央做出了“不但政治上要反攻,軍事上也要反攻”的號令。這時候劉少奇的頭腦很清醒,寫了萬言書,說那樣會給國民黨造成口實,敵我力量懸殊,為了軍隊不被扼殺,只能在政治上反攻,不能在軍事上反攻。事后證明少奇同志是理智的,否則有可能讓蔣介石撕破臉皮扼殺掉共產(chǎn)黨的軍隊,讓日本軍國主義更加囂張。

父親還回憶,他在山東護送少奇同志到延安也是在執(zhí)行毛主席的指示,因為毛主席知道劉少奇從白區(qū)到延安要歷時9個月,過103道封鎖線。毛主席特別擔心會出現(xiàn)問題,十幾次發(fā)電報讓少奇同志“注意安全”、“安全第一”,可見毛澤東對劉少奇的關(guān)心與器重。但是沒有想到晚年會出現(xiàn)那樣一幕讓人痛心的悲劇。

其實,父親是很欽佩少奇同志的,早在1941年抗日戰(zhàn)爭中,父親就負責接待劉少奇到山東指導(dǎo)工作,并護送劉少奇離開山東。在相處的一段時間內(nèi),感到他是一個很講原則的人,也是要求自己很嚴格的人。父親說劉少奇為人很嚴謹,性格比較內(nèi)向,表面看不茍言笑,內(nèi)心卻對工作有火一樣的熱情。

父親還說,同毛澤東、周恩來不一樣的是,毛澤東、周恩來的身體都很好,只是文化大革命讓他們身體受到損害,否則他們都能活到90多歲。父親說,文革前到中南海修建防空工事,毛主席還是精力充沛、談笑風生,除去身體比較胖以外,充滿著活力。周總理更像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行動敏捷,體格健碩。而父親在山東陪伴劉少奇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他有很嚴重的胃病,身體瘦弱單薄,剛剛40歲出頭白發(fā)已經(jīng)比黑頭發(fā)都多了。但是他常常不顧病體超負荷地工作,解放后更感到劉少奇是身體衰弱得最快的。

(2)父親說:“每天重復(fù)幾十次批判劉少奇,假的也成真的了”

當父親和我談到這段往事的時候,我說:“其實主席的擔心是多余的,劉少奇不會在他百年后反對他,也不大會活得過毛主席。”父親又是以一個嚴謹?shù)睦瞎伯a(chǎn)黨人的口吻說:“歷史最不能假設(shè)。你的假設(shè)不是我更不是你能夠說清楚的?!?/p>

父親接觸劉少奇最多是1941年在山東,劉少奇視察山東后也對父親的工作給予了較高評價,父親是心懷感激的。如果不是搞文化大革命,砍了父親的腦袋也不會相信劉少奇會是反革命。但是既然是主席定性的,父親即使不理解,也要堅決擁護,并且在批判中加深理解,又在無數(shù)次重復(fù)和舔油加醋、顛倒黑白中把假的變成了真的。在那個年代,不管地位高低,像父親這樣的人太多了,誰也不可能違抗洶涌的潮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