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大學啟示錄(3)

與未來同行 作者:李開復


(2)靈活自由的教學方式

美國的教學方式非常靈活,風格上跟歐洲大不相同。教師和學生在直截了當?shù)姆諊薪涣魉枷搿W習知識。無論是在小學、中學還是大學,美國教師一般不會對學生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而是采用實驗、案例、討論、互動交流等豐富生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美國的大學中,教師鼓勵學生追逐興趣而不是追逐“熱門”,開明的校規(guī)也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轉系。我剛進大學時想從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法律沒有興趣,學習成績也只屬中等,但我愛上了計算機。我每天瘋狂地編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師、同學的重視。終于,大二的一天,我決定放棄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已經(jīng)修得的學分,轉入哥倫比亞大學藉藉無名的計算機系。若不是開明的校規(guī)允許我轉系,今天我就不會擁有計算機領域的成就,很可能只是在美國某個小鎮(zhèn)上做一個既不成功又不快樂的律師。

在美國的大學,教師還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和建議。我讀書時,曾提出與導師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術方案。當時我的導師說:“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彼墓膭钭罱K促使我沿著自己的道路獲得了成功。這種因材施教、鼓勵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再好不過地體現(xiàn)了美國教育思想的先進性。

(3)嚴格的教師錄取、晉升、管理制度

美國的高等院校大多擁有一流的師資,可謂大師云集。在美國社會,大學教授是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職業(yè),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和優(yōu)渥的待遇。優(yōu)渥的待遇保證了師資質(zhì)量,優(yōu)良的師資帶來學生對老師的尊崇,學生的尊崇又使老師社會地位提升,結果是待遇又繼續(xù)提高,從而形成大學師資的良性循環(huán)。

在麻省理工學院或斯坦福大學這樣的一流學府,一個教授職位常常有上千人同時申請。當一名青年教師,擊敗了上千名競爭對手,進入斯坦福大學做助理教授后,他只得到一紙為期7年的聘書。7年后他有50%的機會得到“終身職”,得以終身留在學校。但是他也有50%的可能得不到“終身職”,必須放棄成為教授的目標,甚至失業(y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一個職位仍有上千人申請,我們可以想象教授在美國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工作。

“終身職”制度有兩個目的。第一,確保教授合格。獲得“終身職”教授職位極為困難。申請者需要做多項獨立科研、在高水平的期刊發(fā)表文章、成功地指導博士生,再經(jīng)過嚴格的師資評審制度,由同行教授進行客觀考評,仔細衡量對科研的實際貢獻,加上學生的評語等,然后才能證明其“終身職副教授”的資格。如此高的門檻, 保證了教授的質(zhì)量,也保證了教授的社會地位。第二、保障思想自由。一旦獲得“終身職”,學校不能因為思想偏激或攻擊學校、政府而解雇教授,等于提供“終身”保障。

此外,美國高等院校在管理上強調(diào)專注于教育和基礎研究,不鼓勵大學辦企業(yè)、不鼓勵教授拿過多的橫向項目,以免影響教學質(zhì)量。大學教授本來就有豐厚的薪酬,還可以每周抽出一天做待遇不菲的“顧問”工作,更可以選擇時機留職停薪到社會上創(chuàng)業(yè)。所以美國教授沒有后顧之憂,也能夠公私分明,把在校時間全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學中。

(4)在進步中求穩(wěn)定的思維

19世紀以前,歐洲的大學主要訓練的是教士和政治家。在前現(xiàn)代社會,人們心目中世界是穩(wěn)定的,并且從根本上講是已知的,如果說還存在未知的部分,那也一定可以從已知的知識出發(fā)推導出來,因為秩序是一以貫之并且無所不在的。未來在某種意義上被想當然地認為是歷史的重演,人們從未設想過這個穩(wěn)定的世界秩序會存在被顛覆的危險。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教育的目的是傳授固定的知識。大學最重要的品質(zhì)是穩(wěn)定。

自19世紀以降,世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工業(yè)革命、信息革命、醫(yī)學革命帶給了人們希望,核子武器、恐怖主義、環(huán)境危機、能源危機帶給了人們恐懼,兩次世界大戰(zhàn)動搖了人類對自身智慧和理性的傲慢……隨著倫理、道德、信仰、哲學、科學的深刻變化,人類開始意識到,未來將不再是過去的重演。這種時代趨勢給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從此,教育的指向不再是重復僵硬的知識或真理,而是創(chuàng)新。而大學最重要的品質(zhì)也不再是守舊的穩(wěn)定,而是迎著風險追求進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