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企業(yè)經(jīng)營環(huán)境的變化,企業(yè)無法避免隨時都可能發(fā)生的危機。但是很多企業(yè)往往缺乏危機意識,總要到危機發(fā)生后,才尋求解決之道,抱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態(tài)來面對危機。領導在進行企業(yè)管理的時候,必須認真學習如何進行危機管理。
一般來說,危機管理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事前預防。危機管理成功與否在于事前準備功夫是否完善。面對危機,不能坐以待斃,應該在危機發(fā)生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各種可能發(fā)生的危機做到通盤考慮,才能從容不迫地應變。企業(yè)應該一年至少有一次仿真訓練。例如設計一個突發(fā)狀況來測試危機處理小組的應變能力,事前完全采取保密措施,讓公司花半天到一天的時間來練習,之后再檢討過程中有無疏失。仿真演練可以讓員工在面對危機時,有經(jīng)驗可循,才能臨危不亂、從容應變。
第二個層次是危機控制。在危機降臨時,要在第一時間查出原因,找準危機的根源,并盡快將真相公之于眾。同時要及時轉變戰(zhàn)略,展示拯救危機的決心。在危機處理時,要立即調查情況、制訂計劃以控制事態(tài)的發(fā)展,啟動危機處理小組對危機的狀況做一個全面的分析。一旦找出危機產(chǎn)生的原因,就必須立刻制定相應的對策。
第三個層次是善后處理。危機是每個企業(yè)都不愿面對的事,但是在發(fā)生后,如果刻意隱瞞或消極對待,危機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將是致命的。因此當危機不幸來臨時,千萬不要只是怨天尤人,而應誠意面對問題,找尋適當解決方案,才能借此將危機化為轉機。
善于對問題冷處理
抱怨不是一種健康的行為表達方式,也不值得提倡,但它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企業(yè)或部門的某些不足,因此聽取員工的抱怨是作為管理人員或者執(zhí)行人員的一份責任。
一家電子公司的營銷主任就具有這方面工作的技能和技巧。先聽聽他是怎么說的:
“每當有一個怒氣沖沖的雇員來到我這里告狀的時候,我就會像接待一個重要人物那樣對待他。我會把他當做公司的董事長或者一個大股東來看待,我先請他坐下,使他感到很愜意,然后給他端上一杯咖啡。我盡量使他心平氣和下來。
“等他平靜下來之后,我再讓他述說他的不平。我告訴他我一定會從頭到尾聽下去。我認真地聽他講話,從不打斷他的話。重要人物肯聽他說話,能以同情的心情聽他訴苦,這馬上使他感到莫大的安慰。當他講完之后,我就告訴他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我說如果我是在他的那個位置,如果情況反轉過來,恐怕我也會有他那樣的感覺。
“現(xiàn)在,我只通過認真聽他講話,通過告訴他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這么簡單的做法,就使他消了一大半氣。這是他原來沒有想到的,也沒有做過這種打算。他的心情平靜多了。他原本以為我不會站在他的立場上說話,肯定會形成對立的局面,可現(xiàn)在我竟然替他說話了。他本來打算同我吵一架,現(xiàn)在他發(fā)現(xiàn)吵不起來了。
“接著,我問他在這件事上他需要我做什么,這完全出乎他的預料,因為幾乎從來沒有一個管理人員問一個雇員能為他做點什么,而總是告訴他去做什么。我們不告訴一個來告狀的雇員我們打算為他做些什么,但我們都問他需要我們?yōu)樗鍪裁?。聽我這么一說,他反倒大吃一驚,連忙說:‘喲,主任,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我并沒有那個意思,我只是想來訴訴我的難處,討個說法,并沒有想讓別人怎么樣。你既然已經(jīng)聽完了我的話,這也就足夠了,我已經(jīng)滿意了?!?/p>
“有時候也會有人告訴我他希望我們做什么,但我發(fā)現(xiàn)100次中有95次都是他們的要求比我們能夠提供給他們的低得多。當我給他們的多于他們的要求時,他們真的是感動得不得了,他們會真正感覺到公司或者管理部門的慷慨和善意。無論是哪種情形,他們都會十分滿意地離開我的辦公室。你看,他們自己就把問題解決了。這樣,他們勢必會對最后的結果感到完全滿意。說實在的,我的工作極其容易,所有需要我做的只是豎起兩只耳朵聽,聽完之后我就問他需要我做什么,他告訴我之后,我就幫助他得到他所需要的?!?/p>
這位主任的這番話,對每一個領導都是真正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