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后來我就跟這個孩子、跟媽媽聊起天來。我問他們:知道桐花為什么會一直飄嗎?他們說不知道,這花好奇怪,這么盛放、這么漂亮,還沒有枯萎就掉落了。我知道桐花是雌雄同體的,一棵樹上有雌花也有雄花,它們在樹上傳花粉。開花是為了要授粉。雌蕊授粉以后,會結成一個油桐果。要結成油桐果就需要很多樹木的養(yǎng)分,可樹上的養(yǎng)分是不夠的。所以偉大的雄花就會飄落,離開樹,把所有的養(yǎng)分都留給雌花。我覺得這是男性最應該驕傲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在欣賞桐花祭的時候,看到的是花的飄零,看到的是花的美,說不出背后的自然知識??墒俏覀冊诳吹臅r候,被震動,被感動了。
這是生命非常動人的地方,為了完成繁衍,為了下一代的成長,它是可以讓自己如此飄零的。我相信很多生物的世界都會有這樣的現象。我曾看到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很殘酷的實驗。非洲有一種很大的蚊子,在產卵的時候,卵全部集中在腹部。他們用火去燒它時,蚊子會卷曲起來??墒巧飳W家發(fā)現,它全身都燒焦了,腹部的卵卻全部被保護著,即使燒焦到這么慘烈的狀況,卵仍然可以孵化。仁也許就是這種東西,也許就是生命中如此強韌的力量。生命一定要傳遞下去,在任何困境當中,它都必須被祝福、擴大和繁衍。
我想:這會不會是善意的原點?而這個善意的原點,會不會就是我常常在大自然里感覺到的最讓我動容的部分?
善和美可能會結合。如果我們相信,美其實包容了善的部分。我們可以更大膽地跨越到美的領域來看。我們現在講到美的時候,很容易想到貝多芬的音樂、巴赫的大提琴伴奏、莫奈的繪畫等。這些音樂、色彩上的美都是藝術上的東西。其實兩千年前的哲學家莊子最喜歡講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間、宇宙之間無所不在都是美。注意,莊子沒有用“不美”來相對于“美”。在人的世界中,理念常常是相對的,有美就一定有丑,可是很奇怪在莊子的世界里,他會把這些東西包容在一起,覺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是不講話的,也許等待你去發(fā)現。
我今天經歷了一個非常美的下午。北京午后的陽光那么亮,在圓明園附近的達園里看到十幾公尺高的柿子樹,后面襯著藍色的天,金黃的柿子一個一個地懸掛在枯掉的樹枝上。莊子提醒我們說天地有大美。無所不在的這些美我們怎么去看到、去發(fā)現呢?我想在莊子的世界,覺得美是一個發(fā)現的過程,而這個發(fā)現不是向外的發(fā)現,其實是向內的發(fā)現。
這有一點像我剛剛跟朋友說的,其實“悠閑”這個詞很難做到?,F在的北京,想要周休二日休假、悠閑,秋天時你會開車跑到西山去看紅葉,而到了那邊你簡直是倒胃口,因為漫山遍野的人,你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東西。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本來是要追求周休二日的悠閑,結果惹了一肚子氣回來,氣得要死。其實臺灣也是如此,大家覺得哪里是風景區(qū),一到周休二日就拼命開了車過去,然后就堵車,每個人都暴跳如雷,比平常上班還累。“閑”這個字在繁體字里(“閒”),是在家門口看見一個月亮,我們有多久沒有在家門口看到月亮了?我想“閑”這個字其實提醒我們,天地有大美,這個美可能無所不在,就在身邊,可是我們沒有去注意。反而刻意地要開很久的車,到一個被媒體認為美的地方去,而那個美可能已經變質了,這時你才知道老子講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他覺得恐怖的是,大家都知道了。你要小心一點,因為簡直是人山人海,所有的美可能已經不見了。我想這些古老的哲學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身邊就有善,有美。
禪宗認為每天讀《金剛經》等佛經,不如做好腳跟的大事。我們的腳跟有大事,可能就是撿一個垃圾,非常簡單。如果不從簡單開始,善也可能被誤導。美也是如此。它可能就在你身邊?;丶业臅r候抬頭看看,今晚北京的天空,有沒有月光?如果看到了,也許只是幾秒鐘覺得好開心,你就放松了,也悠閑了。這個“閑”有點像蘇東坡在《赤壁賦》里說的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他特別提醒說,這是不用花一毛錢去買的,它就在那里??墒怯袝r候我們會花很多錢去買我們認為的美,而結果可能剛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