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它是男孩還是女孩,在受孕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jīng)決定了。性別是先天的,我們已經(jīng)無法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出生以后,好好地撫養(yǎng)和教育他,將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
王先生去年年底結婚,今年妻子懷孕了,王先生非常高興。
妻子問他喜歡男孩還是女孩。他說:“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我都得好好培養(yǎng)他,不是嗎?現(xiàn)在的家庭都只許生一個,我們還用得著區(qū)別對待嗎?”
是的,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我們都要平等對待。一個孩子的將來,并不是他生來怎樣就怎么樣了,而是看他后天所受到的教育與培養(yǎng)。正如王先生所說: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你都會好好培養(yǎng)他,不是嗎?
性別是先天的,教育是后天的。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說“窮養(yǎng)男孩”或者“ 富養(yǎng)女孩”,而應當尊重性別,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教育。
事實上,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有兩面性。男孩子除了淘氣搗蛋之外,也會安靜下來看書;女孩子嫻靜美好,也能堅忍不拔,在某一方面獨當一面。所以,教育孩子,我們不能單純地依性別而論,而更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
被譽為“亞洲現(xiàn)代舞之父” 的林懷民先生出身政治世家,他父親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他為自己的兒子取名叫“懷民”,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可以心懷百姓,服務社會。林懷民做到了這一點,但展現(xiàn)他才華的地方并不是政治舞臺,而是真正跳舞的舞臺。
年,家人帶著5 歲的林懷民去看好萊塢電影《紅菱艷》,他非常喜歡,連著看了七八遍。回到家后他在家里蹦蹦跳跳,還會跳到桌子上表演,家里的拖鞋沒過多久就全壞了,因為全被他當做了舞鞋。
14 歲的林懷民在文壇初綻光芒,他在聯(lián)合報副刊上發(fā)表了第一篇小說《兒歌》。此時學舞蹈的夢想在他心中暗暗萌發(fā),于是他用得來的稿費去報名上了生平第一節(jié)芭蕾課。
20 歲的林懷民在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讀三年級,這時保羅·泰勒來臺灣演出。為了近距離地觀看保羅的表演,他花了元買了一張前排的票。
22 歲的他已經(jīng)發(fā)表了小說《變形虹》《蟬》,作家的坦途已經(jīng)鋪好。林懷民順利拿到美國愛荷華大學小說創(chuàng)作班的獎學金,攻讀碩士學位。在他背往美國的行囊中,還帶有一雙舞鞋。他在讀大學時,就跑到紐約進入瑪莎·格雷厄姆現(xiàn)代舞校學習。那是嬉皮士文化風行的年代,他光著腳走在紐約的大街上,自由自在。
年,林懷民26 歲,回到臺灣。那是一個認為跳舞的男孩子不正常、跳舞的女孩子不正經(jīng)的極端保守封閉的時代。但是,他大聲說:“我有一個夢,我要創(chuàng)立一個中國人的現(xiàn)代舞團?!?/p>
年,在父親的支持下,27 歲的林懷民創(chuàng)辦了“云門舞集”。
它是臺灣第一個職業(yè)舞團,也是華人世界中第一個當代舞團。如果林懷民的家人在他少年時代強迫他放棄這個興趣,那么現(xiàn)在就不會有這樣一位舞蹈大師了。他的舞團成立時父親給了他很大的支持,每次林懷民彩排,父親都會去看。父親和他討論舞蹈里很多思想的層面?!霸崎T舞集”做久以后,林懷民的父親會跟別人介紹自己說:
“我是林懷民的父親?!彼宰约河幸粋€跳舞的兒子為驕傲。如果當時父親強行要求他按照一般男孩子的成長軌跡成長,那么,恐怕就不會有林懷民這樣一位舞蹈大師了。
再比如,居里夫人,雖為女性,卻是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才科學家。還有一個更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女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
在國際享有極高聲譽的英國女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20 多歲的時候就來到了非洲的原始森林。為了觀察黑猩猩,她度過了38 年的野外觀察生涯,之后她又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huán)境。
古道爾癡心于動物學,愛讀杜立特寫的動物故事書。她知道非洲的哺乳類動物的種類最豐富,于是很想到那里去。她沒有錢,就去當女招待和女秘書,攢足了旅費后就起程到了非洲的肯尼亞。
一到肯尼亞,她就去找著名的猿人類考古學家路易斯·里基,要求他給她一個和動物打交道的工作。里基在一次保護野生動物的考察旅行中,不經(jīng)意地考驗了她對野生動物的知識后,同意讓她當他的助理秘書。里基后來又看到她干這行的意志很堅定,就派她到坦桑尼亞去觀察野生黑猩猩群。于是這個沒有受過訓練的姑娘,單槍匹馬地闖入了觀察黑猩猩這個從來沒有人嘗試過,也沒有人敢嘗試的科學領域中。當時古道爾才26 歲。
當?shù)氐耐林嗽嬲]她,有人在爬油棕樹時被一只雄猩猩從樹頂趕下來,然后那個人被撕破了臉還被挖去了一只眼睛。但是古道爾并沒被嚇到,接著她每天小心地一點一點地接近黑猩猩群,仿佛自己也是一只母猩猩。她驚人的耐心終于獲得了黑猩猩群的信賴,為它們所接受,融入了它們的群體之中。
古道爾建立了致力于野生動物研究、教育和保護的珍妮·古道爾研究會,向全世界推進動物的研究工作。古道爾的科學探索精神震驚了科學界,伊麗莎白二世授予她英帝國司令的頭銜。她還獲得過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極富盛譽的KYOTO 獎和國家地理學會的胡博獎等很多褒獎。
在這里,我們再作個假設:如果古道爾的家人堅持認為女孩子就不應該去作所謂冒險的科研,那么,科學界恐怕又少了一位杰出的女科學家。
其實,無論林懷民、居里夫人還是古道爾,他們的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的成長與成才,并不與先天性別有著絕對的關系,而是與后天的教育和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說,教育孩子,不應有絕對的性別界線,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地方,父母要懂得發(fā)掘并尊重孩子的興趣和天分,而天分與性別并不完全一致。
教育孩子,父母首先需要注意的不是這個孩子是男是女,而是注意這個孩子擅長什么,興趣在哪里,因材施教,創(chuàng)造合適的環(huán)境,讓孩子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才能,讓孩子在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下成長。
我們要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孩子接觸更多的領域,為孩子的未來提供發(fā)展的平臺。、父母后天的教育才真正地決定孩子的未來。所以,“窮養(yǎng)男孩”、“富養(yǎng)女孩”過于以偏賅全,一概而論。性別不是我們選擇教育的絕對標準,我們應該更多地將目光投注到孩子的天性上。尊重孩子的性別,釋放孩子的天性,將會給孩子帶來一個更為美好的明天。性別是先天的,教育是后天的。3000 年前孔夫子就告訴我們,要因材施教。性別不是我們選擇教育的絕對標準,而更多的是應該關注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性別,尊重孩子的天性,給孩子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