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工作組織中妨礙人們相信這些道理的,是缺乏在正確的環(huán)境中所需要的正確的知識。如果他們去試驗這個觀念,就像很多經理人和我的學生們所做的那樣,他們會發(fā)現它不僅僅在個人生活中管用,在組織生活中也起作用。你需要嘗試它。
因為傳統(tǒng)上的組織不是基于這個真理構建起來的,我們必須重建組織。在下一個100年,組織將變得大不相同?,F在,在美國企業(yè)界興起了一場叫做“有意識的資本主義”的運動。全食公司的麥基、英特飛公司的安德森,還有其他一些人都投身其中。一些人正在改變組織在未來的存在方式。組織的歷史還沒有結束,你我都身處為組織書寫新的篇章的進程中。
種姓制度的本意
劉瀾:你是說“有意識的領導力”是關于實現人的潛力的。
查特吉:對。
劉瀾:印度有件事讓我心中不安,而且跟“有意識的領導力”這種思想看上去也是嚴重對立的,那就是把人分為不同類別的種姓制度。如果你的出身是某個類別,你就永遠高貴。如果你的出身是另一個類別,你就永遠卑賤。你怎么看種姓制度?
查特吉:種姓制度是一項社會建構。有些人傳統(tǒng)上善于做某些事,比如工人會出去用雙手勞作,他們擅長那些手工技能,因此他們屬于那個種姓。也有些人善于思考,因此他們屬于更高的種姓婆羅門。這種社會建構來自個體的導向,即不同的才干和能力。不幸的是,后來在印度創(chuàng)立的種姓制度,實際上將對才華和能力的劃分扭曲為基于剝削和既得利益的制度。但是,那不是種姓制度的本意。
種姓制度的本意是人的潛能是各種各樣、各不相同的,其表現形式也各式各樣。有些人心靈,有些人手巧,有些人擅長做生意與服務。四個種姓實際上是人的四種不同能力,但是它變成了僵化的社會體制,產生了種種負面效應。
最初,種姓關注的是你自身的潛力,以及你如何把它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但是這個初衷被那些盡管沒有那種潛力、卻仍然想要依附在這個體系上的人破壞和扭曲了。盡管你沒有成為最高種姓婆羅門的潛力,但是因為當上婆羅門有種種特權,你仍然想當婆羅門。但是其初衷非常清楚,就是人們在一個集體體制中展現潛力的四種不同方式。
劉瀾:你是說,種姓制度最初是好的,但是現在不好了?
查特吉:只有當你有意識地去理解它時,它才是好的;當你開始無意識地復制它的時候,它就是壞的。種姓在印度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很大一部分印度人不再支持那樣的種姓制度。
劉瀾:如果一個人生于最低的種姓,他或她在印度是否有可能成為教授?
查特吉:在今天的印度,答案為“是”,幾乎肯定如此。在100年前的印度,不太可能?,F在,我是印度最有聲望的國立商學院——印度管理學院的首席執(zhí)行官,我們采取了反歧視行為政策。我們強制性地為特定種姓的人保留名額。我們在盡力做到兼容并包,讓社會制度回歸正軌。
領導者創(chuàng)造歷史
劉瀾:你是否區(qū)分領導和管理?
查特吉:我區(qū)分。管理者在系統(tǒng)之內行事,而領導者在系統(tǒng)之上行事——這是最根本的區(qū)別。領導者們能夠眼觀大局,因為他們有所謂的“系統(tǒng)敏感性”,遠遠超過管理者所能夠有的。一個管理者實際上陷身于操作性的流程細節(jié)之中,因此他對系統(tǒng)的敏感性沒有被很好地打磨,尤其是在涉及人的體制的時候。一個管理者并不必然很清楚一大群人是如何作為一個系統(tǒng)來行動的。而領導者擅長領悟人的系統(tǒng),而且在其之上行事。
劉瀾:你曾講過一個關于甘地的故事。當一個歷史學教授基于自己的“歷史知識”質疑甘地的非暴力觀念時,甘地回答道:“先生,你的工作是講授歷史,而我的工作是創(chuàng)造歷史?!蔽蚁敫实氐脑捚鋵嵏阏f的領導與管理的區(qū)別有異曲同工之處。我的理解對嗎?
查特吉:對,不僅僅對甘地而言是這樣,對于任何有著相似的有意識的狀態(tài)的人也是如此。你不是僅靠你自己創(chuàng)造歷史,而是要動員你周圍的人,讓他們表現得比沒有你的情況下更加出色。你開始意識到他們的潛能,你激發(fā)這些潛能,讓他們創(chuàng)造歷史。你不是只手創(chuàng)造歷史,而是通過你的人民來創(chuàng)造歷史。那正是甘地和其他領導者所做的。
領導者要有靈性力量
劉瀾:你知道,吉姆·庫澤斯和巴里·波斯納進行的世界范圍內的研究發(fā)現,人們期待優(yōu)秀的領導者具有四項品質:誠實正直、眼光長遠、充滿激情以及能力高強。在《有意識地領導》一書中,你引用的調查結果顯示,來自12家印度組織的1 000名管理者認為優(yōu)秀的領導者應該具備以下五項品質:活力、充滿激情的性格、遠見、有道德的價值觀以及靈性力量。一眼看上去,讓我驚訝的是兩個結果中的大多數項目是一樣的。
查特吉:是,它們是普世的。
劉瀾:但是仍然有差別。主要的不同是印度人更重視靈性力量,而不那么重視能力。你對此怎么看?
查特吉:按照典型的印度思維方式,能力來自知識。能力不僅僅來自產生知識的大腦,也來自知識背后的智慧。如果我在射擊上能力很強,那么我可能會得到奧運金牌,但是如果我沒有智慧的話,我也可能殺人。因此,沒有智慧支撐的能力其實是無能,沒有智慧支持的效率是無效率。同樣的一種能力如果被用來作惡,它給世界帶來的是更大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