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如上圖所示,針對愿意支付高價來購買的顧客,企業(yè)應該推出眾多具備獨特功能的產品,盡可能地提高定價。而對于那些只愿意購買低價產品的顧客,可以將只有基本功能的產品便宜賣給他們。即便在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只要自己生產的產品具有獨特的功能,一樣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進行差別定價。
基本功能類產品競爭激烈,以特殊功能形成壟斷的是那些擁有獨特設計的產品。比如說,即便時鐘的基本功能都很相似,但在設計上卻無法完全相同(如果完全相同的話,就會成為違法的仿冒品)。在設計上,哪怕是非常細小的差別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消費者評價,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模仿別人成功的設計,很難受到同等程度的歡迎。
在那些只擁有基本功能的商品以極低的價格進行銷售的同時,其他僅僅在設計上稍有不同的類似商品卻以驚人的高價銷售,比如基本功能完全相同的手表,便宜的只要1000日元,而僅僅在設計上精美一些的手表就能夠賣到10萬日元的高價。
家電產品也有很難通過附加功能來提高利潤率的情況,比如我前文提到的數碼相機不斷降價的例子。數碼相機之所以不斷降價,是因為它不只要面對其他公司同類產品的競爭,還要面對自己公司推出的新產品的競爭。
因為企業(yè)的目標是追求更多的利潤,所以即便通過規(guī)模經濟效應成功降低了平均成本,也沒有必要同時降低價格。因此企業(yè)需要開發(fā)出具有獨特的附加功能的產品,從而盡可能地維持能夠帶來高利潤率的價格。
即便如此,不管是獨特的設計也好,還是附加了便于操作的功能(或者防抖功能等)也罷,只要有一家企業(yè)在產品中加入了這些功能,其他的企業(yè)也會立刻開發(fā)類似的功能并加入到新產品之中。所以,就算能夠通過某種新功能獲得一時的高利潤率,但很快這種功能就會普及,于是它就不再是能夠帶來高利潤率的獨特功能了(或者被看做基本功能的一部分)。
企業(yè)在給商品定價的時候,原則上需要將價格定在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和企業(yè)的平均成本之間。而這個價格更偏向于哪一方,則取決于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雖然也有其他因素對價格產生影響的情況,但絕大多數情況下,企業(yè)都可以利用擁有獨特功能的產品來實施差別定價策略,盡可能地將價格定在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的范圍內。但是,那些只具備基本功能的商品以及只有大眾化的附加功能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只能夠以接近平均成本的價格來銷售。
針對不同類型的手機用戶推出不同的資費計劃
讓我們通過手機話費的例子來看一看通信企業(yè)的價格策略。本章內容以本書寫作時(2007年5月末)日本的手機話費為研究對象,對通信企業(yè)設定話費時所采取的策略進行分析說明。
NTTDoCoMo、au、日本軟件銀行等通信公司,不管你選擇其中哪一家的服務,都必須從它們提前制訂好的資費計劃中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同時它們還會提供很多可供選擇的折扣計劃。
這看上去是非常復雜的資費體系。為什么各個通信企業(yè)都樂此不疲地制訂了這么多復雜的資費計劃呢?通過差別定價策略就能夠很好地解釋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