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寶藏質疑(6)

破譯天下謎團:人文社會博覽 作者:馬馳聘


拿破侖的戰(zhàn)利品究竟藏在什么地方,至今也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克里姆林宮地下有珍寶嗎

俄羅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伊凡雷帝,在克里姆林宮的地下室藏有大量的珍貴書籍和重要文件,這一說法既流傳于民間,也記載在書本上。但遺憾的是,親眼見過的人卻很少。雖然從16世紀起就開始有人進行探索,然而時至今日,所謂伊凡雷帝“書庫”仍是欲窮底蘊而不能的一個謎。

伊凡雷帝收藏了大量的書籍,可能是真實的。這主要是從有關弗恩修道院的修道士馬克西姆?克里柯的傳說而得知的。據(jù)說這是一大批非常寶貴的古代抄本,其數(shù)量之多,足以抵得上一個圖書館。

這批書籍從何而來呢?

據(jù)說,是伊凡雷帝從他的祖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和祖母索菲姬?帕妮奧洛克絲那里繼承來的。索菲婭是東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康士坦丁魯斯十一世的侄女。她來到莫斯科時,曾從帝國的皇家圖書館里帶走了一批極為珍貴的古代抄本。無疑,這些都是稀世的珍本。

那么,這些稀世的珍寶藏于哪里呢?沒有人能夠回答。

對書庫的命運,專家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克里姆林宮發(fā)生火災的時候,這批藏書可能被燒毀了”,有人說“這些書全移放到莫斯科大主教的圖書館,后來好像都散失了”,還有人認為,“伊凡雷帝的藏書確實存在,有必要對克里姆林宮進一步探索”。

后來,經(jīng)有關部門同意后,對克姆林宮地下做了兩次調查,但并沒有發(fā)現(xiàn)秘密場所。

但前蘇聯(lián)科學院的索伯列夫斯基院士卻認為,雖然搜尋失敗了,但不能斷言伊凡雷帝書庫就不存在。他深信,這個謎總有一天會解開的。

隆美爾把珍寶藏在哪里了

隆美爾是德國著名的陸軍元帥,他生性兇殘、狡猾,慣于聲東擊西。在北非的大沙漠上,他以力量懸殊的兵力與強大的英美聯(lián)軍交鋒,出奇制勝,因而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稱號。

這個“沙漠之狐”在北非的土地上瘋狂地屠殺土著居民,掠奪他們的財富。隆美爾用極其野蠻的血腥手段在很短的時間里積聚起一批價值極為可觀的珍寶。

1944年,法西斯德國日暮途窮,德軍一些高級軍官謀刺希特勒,事涉隆美爾。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至隆美爾住所,要隆美爾考慮決定接受審判還是服毒自殺。隆美爾選擇了后者。15分鐘后,隆美爾便離開了人世。

隆美爾一死,唯一知道這批珍寶埋藏地點、方位、標志的線索便中斷了。但人們對他的寶藏的探尋卻從沒有停止過。

1980年,美國《星期六晚郵報》二月號刊載了一篇令冒險家們十分感興趣的文章《“沙漠之狐”隆美爾的珍寶之謎》,作者署名肯?克里皮恩。作者說,聲東擊西的“沙漠之狐”并未用快艇載運珍寶。這批珍寶密藏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的一座突尼斯沙漠小鎮(zhèn)附近。小鎮(zhèn)附近遍布形狀相差無幾的巨大沙丘。這批珍寶即埋藏于某座神秘的沙丘之下。

撒哈拉大沙漠一望無垠,但是,白天溫度常在華氏百度以上,人稱之為無情的地獄。誰敢貿然叩開這無情的地獄之門?

所以,有的人對以上說法表示懷疑。隆美爾的珍寶至今也是一個難解之謎。

夜明珠的秘密

夜明珠在我國古代民間又名叫“夜光璧”、“夜光石”、“放光石”,相傳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夜間能發(fā)出強烈光芒的奇寶。近年來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它們可能是幾種特殊的寶石礦物。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慈禧太后為了博得侵略者的歡心,將自己珍藏的四顆夜明珠作為信物,派遣一個小宮女送給侵略者。這個小宮女不愿把奇寶送給外國侵略者,她非常氣憤地暗藏寶物于民間,當時誰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成為近代一大懸案。

幾十年后,在西安發(fā)現(xiàn)了四顆明珠,經(jīng)郭沫若同志考證,這正是失蹤了幾十年之久的慈禧太后珍藏過的四顆夜明珠。據(jù)說,把這四顆夜明珠放在抽屜里,“晚上進屋未開燈,一拉抽屜即見滿屋放出耀眼的白光”。

夜明珠究竟是一種什么樣性質的奇寶?古今中外的說法頗不一致。據(jù)一些專家考證,夜明珠并不是像某些人所吹噓的那樣神秘,而是幾種特殊的礦物或巖石,經(jīng)過人們加工后才變成圓珠形。

為什么夜明珠在夜間會發(fā)出強烈而又綺麗的亮光呢?一些寶石學家認為,因為在夜明珠的螢石成分中混入了硫化砷,鉆石中混入了碳氫化合物。白天,這兩種物質能發(fā)出“激化”,到晚上再釋放出能量,變成美麗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持續(xù)發(fā)光,甚至永久發(fā)光。以上也只是一種推測而已。

夜明珠還有許多奧秘,至今還沒有被專家們了解,也成了不解之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