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從此成了真正的“甜蜜”夫妻

像接待朋友一樣接待糖尿病 作者:王雪


那么,“張大民”的愛人——在這里我們姑且叫她“云芳”——又有怎樣的經歷呢?

“云芳”告訴我,她是一所中學的音樂老師。我看得出來,她很漂亮、時髦,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時尚女魔頭”。結婚之前才 110斤的她,兩三年后迅速長到 140斤,這對于中等身高的女性來說,未免有些超重了。然而她沒有什么不舒服,倒也樂得享受這份雍容豐腴之美。

轉折發(fā)生在陪大民去醫(yī)院看燙傷的那天。

醫(yī)生遞給大民糖尿病的診斷書,轉過身來看著云芳,語氣十分肯定:“我覺得你也應該去查個血糖?!痹品紝⑿艑⒁桑缓萌セ?。結果證實了醫(yī)生的判斷:云芳也是糖尿病,也是2型。

也就是說,他們夫妻是同時被診斷為糖尿病的!

同一對夫妻同一天確診同一個病,而且還是相伴終生的病,這么戲劇化的場景,竟然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想想真有些不可思議。這是巧合嗎?還是冥冥中有什么道理?

為此,我詢問了專家。專家給我講了個故事:

張家、趙家住鄰居,某段時間常有小偷光顧,從兩家各偷了一些東西。張家人發(fā)現(xiàn)自家東西丟了,趕緊報警。警察來了一偵查,發(fā)現(xiàn)很多線索,包括趙家被盜竊的痕跡。警察到趙家詢問,趙家人才恍然大悟,發(fā)覺確實少了一些財物。

“你說,是兩家一塊丟的東西嗎?應該是有個先后順序。但是警察是一次性偵查出來的,所以在時間上又有一致性?!?/p>

“哦,您的意思是說,大民和云芳可能是先后患上的糖尿病,但是在同一天檢查出來的,所以,確診時間就會相同,對吧?”我一下子明白了。

專家點點頭,“在臨床上常有夫妻、父子、母女同時檢查出來糖尿病的例子,究其原因,糖尿病與生活方式有關,同是一家人,他們在作息、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方面常常十分相似,所以往往一損俱損;而且,有血緣關系的一家人具有相同的部分基因,因此,與遺傳有關的疾病容易發(fā)生家族聚集發(fā)作的現(xiàn)象,特別是 2型糖尿病,遺傳專家已經找到確切證據證明 2型糖尿病與遺傳有關。 ”

“也就是說,大民和云芳的孩子,將來要特別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因為他具有糖尿病的遺傳基因?”我舉一反三。

“你說對了?!睂<艺f,“糖尿病患者的直系親屬,比如子女、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以及其他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比如兄弟姐妹,患上糖尿病的機會要比普通人大得多。父母雙方都是糖尿病患者,那就更要小心了?!?/p>

兩張診斷書,判定了這一對甜蜜夫妻從此踏上了漫長的抗糖之路。

問及怎樣抗擊糖尿病,他們二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糾正我:“不是抗擊糖尿病,是開始了甜蜜生活,甜蜜夫妻的甜蜜生活?!?/p>

“大民”說,他們以前不知道什么叫珍惜彼此,以為在一起吃香的喝辣的,晚上窩在沙發(fā)里看看電視就是珍惜彼此。其實錯了,上天讓他倆同一天確診同一個病,也是在提醒他倆,好好珍惜彼此的健康,否則,上天快要把他們拆散了。

“所以我們的甜蜜生活從確診的那天才真正開始,而且,我們惡補糖尿病的知識,買書,上網,問專家,我倆現(xiàn)在已經算是半個‘草根糖尿病專家’了?!薄霸品肌毖a充說。

別人做到久病成醫(yī)已屬不易,他們夫妻是怎么修煉成“草根專家”的呢?

“糖毒”——潛伏在身體中的特工

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蓡栴}是,同樣吃大米白面,為什么有的人血糖就不會忽高忽低呢?中醫(yī)認為,人一天三頓飯吃進肚子,經過脾胃的運化,食物兵分兩路:一路是對人體有益的東西,中醫(yī)叫“水谷精微”,這部分隨著血脈分布全身,運送到五臟六腑;另一路是對人體無益甚至是有害的東西,包括食物殘渣、有害物質以及攝入的過多的營養(yǎng)物質,中醫(yī)叫“糟粕”,這一路經過大腸的傳導,排出體外。這一系列的過程就像工廠的流水線,一旦哪道工序出錯了,整個流程就會出現(xiàn)問題。

如果脾胃運化失常,或者大腸傳導出錯,糟粕停留在體內排不出去,特別是過量的營養(yǎng)物質沒有被當成糟粕排出去,反而當成了水谷精微滯留在血液中,就成了“糖毒”。這些糖毒就像特工,潛伏在身體中,到處搞破壞活動。

糖毒進入眼睛,視網膜壞了,就會看不清東西,甚至失明;糖毒進入心臟,會造成冠心病;糖毒進入腎臟,會造成糖尿病腎??;糖毒在血管中游走,會出現(xiàn)高血壓、動脈硬化;糖毒走到腳部,會造成糖尿病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