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讓我們先來模擬幾段這樣的情形,或許能有利于加深我們的印象與感知。
鏡頭一:
女患者小A因為下體經常出現淅淅瀝瀝的少量出血和陣陣異味,不得不到某醫(yī)院婦科求診,結果發(fā)現坐診的是位男醫(yī)生,于是心里就不爽起來。
“這里有沒有女醫(yī)生?”小A板著臉問。
男醫(yī)生瞅瞅她:“目前沒有?!?/p>
“搞什么搞,看婦科居然沒有女醫(yī)生?”小A語氣不善。
“坦白地說,讓我現在做變性手術,顯然是來不及了?!边@位男醫(yī)生希望可以通過幽默來化解對方的戒心。
“算了,號都掛了,那我就說說我的情況吧?!毙滿心不悅又無可奈何地坐了下來。
男醫(yī)生在進行完常規(guī)問診之后,準備要做進一步的婦科檢查,其中包括宮頸涂片。于是他要求小A進入檢查室,脫去半邊褲子,再兩腿分開坐上婦科檢查床。小A一聽,姑奶奶這不是要被吃豆腐了嗎?于是臉一板,二話不說,甩手走人。
臨床上像小A這樣的患者不乏其人。有些是另找醫(yī)院,有些則干脆不看病了,回家繼續(xù)拖著再說。這樣的做法不可取,很多患者往往會因此而耽誤病情,釀成大錯。
建議:面對男婦科醫(yī)生的時候,女患者下意識的緊張完全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但事實上,除了職業(yè)道德會對他們的言行有一定的約束之外,作為一名醫(yī)生本身也很少會對女性患者產生侵犯的沖動。讓我們想象一下,一名醫(yī)生每天都要待在診室里,不間斷地一個接一個地查看、診斷、觸摸各種各樣的女性患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查到手累,看到眼花,他們對女性那些熟爛于心的人體結構還不早就麻木了?所以說,女性患者完全沒必要為此過度緊張,應該擺正心態(tài),從容面對男婦科醫(yī)生的診查。
鏡頭二:
女患者小C因為在洗澡時發(fā)現左乳房內有一個包塊,硬硬的,一碰就疼,不得不到某醫(yī)院乳腺科求診,結果發(fā)現在門診坐診的是位男醫(yī)生,就有些尷尬遲疑了,但是想到要治病,也只好硬著頭皮走進了診室,但她多了個心眼,要求陪同自己前來的丈夫也跟進去。
她的丈夫自然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拉開架勢,用提防多疑的眼神看著男醫(yī)生,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那模樣,好像對方只要有一個出格的舉動,他就會報以老拳。
男醫(yī)生又不傻,一看這架勢,是防著自己呢,人家有戒心,咱也別犯傻,愣往槍口上撞。于是,本來他應該仔細摸摸乳腺,檢查包塊的硬度和活動度,而且還應該在對側乳房上進行認真檢查。可在患者家屬的虎視眈眈之下,該醫(yī)生的手逐漸失去了在女患者乳房上反復摸捏下去的勇氣,因此很快就“迫使”自己完成了乳腺包塊的觸診。
然而,乳腺觸診對診斷疾病非常重要,如此匆忙造成的結果,很有可能會導致漏診或者誤診。
建議:不要讓丈夫陪伴,這樣做只會給三個人同時造成心理不適。除此之外,要盡可能地放松心情。如果還是覺得尷尬,可以適當地用語言來釋放一下自己的緊張,比如更積極、更詳細地向醫(yī)生描述自己的病情和擔心,通過與醫(yī)生的主動交流,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疾病上去,從而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壓力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