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第二版序言(2)

貨幣戰(zhàn)爭(升級版) 作者:宋鴻兵


正是基于上述判斷,2006年在《貨幣戰(zhàn)爭》中,我提出了以下推論:1.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將不可避免,它會源于美國,但波及整個世界;2.美國的次貸危機絕不是孤立、可控和不會蔓延的小問題,而是多米諾骨牌倒下的第一張;3.美國資產(chǎn)泡沫最嚴重的房地產(chǎn)業(yè)的金融中樞——房利美和房地美,將成為金融危機的導火索;4.為拯救金融機構(gòu),美國將不得不海量增發(fā)貨幣,從而引發(fā)美元主權(quán)信用危機;5.在美元危機惡化的同時,黃金將大幅上漲,因此建議中國應大規(guī)模增加黃金儲備。

5年以來世界經(jīng)濟形勢的突變,已經(jīng)和正在驗證這些推論:2007年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終于導致了2008年金融海嘯;2008年9月兩房與雷曼兄弟公司相繼破產(chǎn);2009年和2010年,美國兩次開動印鈔機,大搞所謂貨幣的量化寬松;2010年歐洲債務危機和歐元危機從南歐五國拉開序幕,目前仍在惡化之中;2011年7月,黃金價格沖上每盎司1600美元,為2006年初的3倍。

2011年7月19日,美國國會正在激烈爭論是否需要提高美國國債的上限,如果在8月2日仍未達成妥協(xié),美國將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國債違約危機。盡管最終國債上限將會被再度提高,但美國嚴重的財政赤字與國際收支赤字的危險性所造成的國債隱性危機,已在全世界面前顯露無疑。

究竟為什么美國乃至全世界會采取這樣一種必然導致危機的債務貨幣制度?為什么貨幣沒有選擇無利息成本和服務于廣大人民的制度安排?到底是什么樣的特殊利益集團左右著貨幣制度的建立和演化?他們又是如何從政府手中奪取了貨幣發(fā)行大權(quán)?正是在這些強烈疑問的探究過程中,慢慢開始了《貨幣戰(zhàn)爭》的求索歷程。

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中國,逐漸形成了《貨幣戰(zhàn)爭》系列的研究風格,這就是用貨幣的眼光、全球的視野、歷史的縱深感來解讀和還原重大歷史事件,并前瞻性地審視未來。

2006年,當我在寫《貨幣戰(zhàn)爭》一書時,完全沒有預料到短短幾年之后,“貨幣戰(zhàn)爭”這一曾被譏諷為“子虛烏有”的詞匯,竟成為世界各國政要和學者廣泛關注的國際性熱門話題。

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貨幣的巨大力量。貨幣的命運最終也將成為國家的命運。

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同樣必將與貨幣緊密相連。

作者2011年7月19日于香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