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浮躁的年代,浮躁的人(9)

不浮躁 作者:王興權(quán)


浮躁是你的魔障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

2011年5月9日晚22時許,高曉松駕駛一輛英菲尼迪越野車在東直門十字坡附近連撞多輛車,最終因醉駕致四車連撞而被拘捕。在庭審現(xiàn)場自我辯護中,他說:“戴手銬腳鐐坐在囚車里,向往車外的自由。喝酒嚴重侵害了他人的自由,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意外,是我長期以來浮躁自負的結(jié)果。我愿意首先做一個守法的公民,爭取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藝術(shù)工作者。我愿意終身做義工,接受懲罰。宣傳酒駕危害。酒令智昏,我愿意接受所有懲罰?!?

“浮躁自負”,讓高曉松淪落為階下囚。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像高曉松這樣“浮躁自負”的人有很多。浮躁是盤踞于人心中的魔障,帶著人漸漸遠離成功,鑄造一座由悔恨構(gòu)成的墳墓。

莊子說:“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陛p率就會喪失根本,浮躁就會喪失主宰。浮躁使優(yōu)秀的人變得平庸,使聰明的人變得愚蠢,使勝利者跌入失敗的深淵。浮躁的人就如玻璃瓶里的蒼蠅,前途光明,卻找不到出路,明知道自己煩躁,卻又無能為力。

林語堂說過一句話:享受悠閑的生活。你只需要一種藝術(shù)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現(xiàn)實是,保持浮躁的狀態(tài)太久,悠閑的感覺已經(jīng)太遠。越來越擁擠的城市空間,越來越快節(jié)奏的生活步伐,越來越亢奮的生存環(huán)境,總是讓你無所適從,處于自我的不斷迷失與沉淪中,內(nèi)心處于一種喧囂燥熱的狀態(tài)。心靜的人越來越少了,心靈的負擔越來越沉;奔波忙碌的人越來越多,駐足欣賞路邊風景的人越來越少。就連讀書這種讓人心安、充實的活動都變成了一種稀罕事物。

《水煮三國》的作者成君憶說,現(xiàn)在的人讀不懂書,尤其讀不懂國學經(jīng)典,缺乏理解性思維而強烈依賴于批判性思維。牛郎織女被改造成織女的婚姻被封建家長拆散,成了反專制家長的戰(zhàn)斗文學。《天仙配》來到黃梅戲里,主人卻變成了貪財好利的財主形象?!栋咨邆鳌犯膭觿t更大,許仙在法海幫助下,戰(zhàn)勝心魔將白娘子收入金缽,此后他苦行化緣,換來一磚一瓦建成雷峰塔將白蛇精鎮(zhèn)于塔下,經(jīng)改造與原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被后世理解得支離破碎,人只剩下兩種:真小人和偽君子,忠義,仁孝,都找不到了。

成君憶表示:“現(xiàn)代社會的浮躁,讀書只是為找工作增加砝碼,找不到樂趣。我們用智力、美貌、時間去交換,然后自己變得焦慮和不快樂?!?

浮躁是一種傳染病。既然是傳染病,浮躁就容易在人群中傳播,而且傳播速度非???。一旦你受到了浮躁病毒的侵蝕,你就會被它支配,于是,職場不如意,家庭不和諧,對自己沒自信,人生的天空缺了一絲云彩。

浮躁是一種不理智的情緒,不健康的心態(tài),一種不好的精神狀態(tài)。當浮躁占據(jù)你的思想,它就像被你趕走的臭蒼蠅,剛揮手甩到一邊去了,過一會兒,它又非常討厭的嗡嗡地飛回來。于是,你更生氣了,靜不下來,一下又一下地驅(qū)趕它,可是總也不能一下子把它打死,它跟你玩起了捉迷藏。被這種浮躁狀態(tài)主導,眼前的利益被放大,短期的所謂成功被追趕。如此,無所適從,偏激、迷茫,被生活的急流所挾裹,失去奮斗前進的正確方向,與成功無緣,又因一無所獲而使內(nèi)心變得更為焦躁不安,甚至誤入歧途,損人害己。

浮躁是一種濃烈的怨氣。歇斯底里、暴跳如雷,雖然這種情緒表現(xiàn)讓人當時很驚恐,但它們來得快,去得也快。浮躁卻不同,它慢悠悠地在你身體里遛達,慢慢地折磨你,受它影響,你總覺得心中有一口郁氣沒有地方宣泄,你總是沒理由地覺得很煩惱,心情壓抑。這種怨氣帶給你為人處事、工作交際非常大的困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