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歡迎進入草坪(2)

我的世界觀 作者:張?zhí)N嶺


當然,要把事情做好,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培養(yǎng)人們愛護公共綠地的意識,不要破壞草坪,不要亂扔垃圾。開始,也可能會有點問題,但是,漸漸的人們就會培養(yǎng)出好的習慣。我們看到,在國外,盡管草坪上的人很多,但是,你看不到一點兒垃圾,也看不到人們在草坪上亂折騰。人們真的是在那里休息,也很愛護草坪。外國人能做到的,難道國人做不到嗎?當然可以。

如果是真正以人為本,城市里公共場所可以改進的地方還真是不少。比如,再說草坪,大多數(shù)公共綠地中間沒有路,人們要走過,就要繞很大的圈子,中間開個路好像不好看。我記得有一篇報道,在某個國家,人們總是不走公園留出的路,而是偏偏自己踩出一些路,公園管理者與游人斗了很長時間,一再把人們踩的路堵上,結(jié)果,人們又踩出新的路。后來,公園管理者改變了思維方式,以人為本,尊重人們的習慣,把人們踩出的路修好,結(jié)果,看起來,人們踩出的路非常具有圖案性,合起來像是一幅抽象畫。這樣,人們方便了,公園漂亮了,一舉兩得。再比如,一些展覽館很少有休息的椅子。我一次到一個展覽館參觀,大廳里,走廊里倒是打掃得干干凈凈。我轉(zhuǎn)得累了,想找個地方坐一坐,就是找不到椅子。我問一位管理人員,為什么沒有休息的椅子呢?不想,她說,展覽館不是休息的地方,不讓參觀的人在館內(nèi)休息。我們都知道,參觀是很累人的,參觀的人群中老人、小孩很多,為什么就不想一想,參觀者也會累呢?看來,有必要從“以館為本”轉(zhuǎn)向“以人為本”。還有,比如地鐵橫桿上的拉手,都很高,只有達到一定高度的人才可使用(據(jù)報道,有的車廂是按歐洲的標準設計的,本來就有些不符合中國人的高度),可否讓拉手的高度不一樣呢?有短有長,高矮的人都可以用。

當然,中國也在進步,以人為本的理念正在付諸行動。前不久到一個城市出差,看到該市的圖書館非常人性化:報紙、通俗雜志是開放的,放了桌椅,人們可以自由的閱讀,還有免費飲水機。開放式大閱覽室里人很多,很安靜,秩序好極了。退休的人沒事,就經(jīng)常來圖書館,看看報,圖書館還像個社會活動中心,有棋牌室,有免費講座,還有免費少兒活動室等。問問在那里閱讀的市民,都說市里為民辦了件好事。去年,我在政協(xié)有個提案,建議在每個社區(qū)建立公共圖書閱覽室或公共圖書館,結(jié)果,有關(guān)人士給我解釋了一大堆理由,很難辦。

以人為本,不是一句口號,它涉及大政策,也體現(xiàn)在小事情,有觀念上的,也有行動上的,涉及政府,也涉及公民個人,既要從大處設想,也要從小處做起,尤其是要注重從實處著眼,從點點滴滴做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