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飛雁開玩笑說:“別逞能裝英雄了。救人大英雄,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咧。我和周爽爽還不算人老珠黃吧,趙大處長?”
周爽爽插話說:“什么趙大處長趙大處長,太外氣太庸俗太政治,我們還是叫他處男吧,處男處男,叫著順口聽著悅耳?!闭f罷,望一眼趙進科,補一句,“同意不同意,處男先生?”
趙進科擰一下周爽爽的鼻子,拉長聲調(diào)說:“貧嘴!叫吧,我的三小姐,可別忘了咱們過去立的君子協(xié)定喲?”
當(dāng)初,趙進科跟楊漾離婚后,成了“老趙今年三十五,衣裳爛了沒人補。飽一人全家不饑,摟住枕頭相思苦”的孤家寡人。處里的美女們看著他可憐,同情他,也常把他當(dāng)成活寶,拿他尋開心,和他開玩笑,讓他開心解悶。人們喜歡心靈獨舞,人類的最大通病是孤獨。人活到一定年紀(jì)這種孤獨感就產(chǎn)生了。或許因為你老了,其他人嫌你老不死,不愿搭理你;或許因為你是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另類”,尋找不到自己的“圈子”;或許因為看破了紅塵,洞穿了人心,感到一切都沒意思而產(chǎn)生的思想孤獨、內(nèi)心孤獨。人類的孤獨,多是心靈的孤獨。有的人孤獨成了一種恐懼?!栋倌旯陋殹放c《一句頂一萬句》兩部小說揭示了同一個主題。孤獨的人總想沒話找話、沒事找事地來擺脫孤獨。正所謂,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當(dāng)時,趙進科是綜合處的副處長,主持工作。處里的馬飛雁、章小雅、周爽爽、安佳琪幾個女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別名,叫“處男”。處男一語雙關(guān),既指他尚未再婚,又指他的官職。趙進科正為離婚的事鬧心,沒心情開玩笑,對美女們哪壺不開拎哪壺的好心當(dāng)成了驢肝肺,狗咬呂洞賓似的板著臉說,誰再叫他處男,他就拿他的處男之處換女人之處,算是君子協(xié)定。四個女人,除了安佳琪沒結(jié)婚,其他三人都是“孩兒他媽”了,還怕處不處的?所以,一個勁兒地叫他處男處男。趙進科拿她們沒辦法,只好嘆嘆氣把頭搖,默認(rèn)了,苦笑著說:“你們這些女魔頭,簡直活吃人,真拿你們沒辦法,沒辦法啊。”說著還搖著頭。
馬飛雁和周爽爽的“處女時代”早已不再,現(xiàn)在有的只是“處女情結(jié)”,而且兩人都有預(yù)謀地上過趙進科的床,處不處,處里有多少水,趙進科早知其深淺了,“君子協(xié)定”成了一紙空文。趙進科話音一落,兩個女人一臺戲地一唱一和反攻起趙進科來。周爽爽連竹炮似的叫著“處男處男處男”,與趙進科唇槍舌劍,馬飛雁將纖纖玉指在嘴上哈哈氣然后伸向趙進科的胳肢窩,挑逗他的癢癢肉。一拳難抵二掌,趙進科招架不住,只好舉手投降,俯首稱臣,口稱姑奶奶萬歲,兩個姑奶奶才饒了他的小命。
就這樣,趙進科在兩個美女的“挾持”下,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地“歸去來兮”。當(dāng)然,嬉鬧只是打破路上沉悶氣氛的點綴,適可而止。一路上,馬飛雁和周爽爽不停嘴地問趙進科關(guān)于黨校生活的種種,趙進科熱心地一問一答。問到不知處,他沒有作一問三不知尷尬狀,先是微微一笑,大有“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賣關(guān)子、抖包袱之慢條斯理沉思狀,然后如同虛構(gòu)小說一樣天南地北地瞎編亂造起來。好在,兩位美女沒到黨校進過修,不知神秘的面紗背后藏著什么鳥兒,只信以為真地不停點頭,順帶瞪著大眼張著大嘴學(xué)著年輕人“哇噻”兩下,用自己的孤陋寡聞與好奇神往來襯托趙進科的見多識廣、閱歷豐富、思想不凡,也為活躍一下路上的氣氛。
當(dāng)然,并非趙進科都集中精力來對付兩美女沒話找話的“好奇”之問,偶爾也心不在焉地心花怒放與心馳神往、想入非非一回。潘正秋那輛奧迪小轎車在柏油路上風(fēng)馳電掣,路邊的樹在趙進科的眼里像箭一樣像后隱退,牽出趙進科萬千思緒。幾個月前,同樣在車上,看到同樣向后隱退的樹,觸景生情,趙進科失落、孤獨、無望,覺得自己就是那路邊的樹,被政治的車輪甩向身后。被停職檢查,而且讓位給馬飛雁,雖說她只是代,那代卻只是個形式。奶酪被潘正秋巧妙地動了,作為他手下的一個處長,只能是啞巴吃黃連。那時,趙進科看到黨校,就像見到了監(jiān)獄一般,走向黨校就如同走在黃泉路上,無地自容,無路可逃,真有一種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之感。
現(xiàn)如今,睹物思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同樣是路,同樣是樹,同樣是黨校,此時的感覺不同。人常常以物喜以己悲。要不,怎么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境界呢?愛屋及烏、睹物思人,是常有的事。用哲學(xué)家的觀點說,樹還是那樹,樹未動,動的是小車。校舍還是那校舍,校舍沒變,變的是趙進科的感覺。就像一首歌里所唱到的那樣,“山還是那座山,河還那條河”。我趙進科這棵樹還是這棵樹,而且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這棵樹。我趙進科不是又回來了嗎?人生真是此一時彼一時,誰又能肯定地說一時的失利是永遠的失???韓信忍胯下之辱,終成淮陰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究三千越甲吞掉吳。孫臏裝瘋賣傻,終成一番事業(yè)。司馬遷忍辱負重,終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的《史記》。耐得寂寞與孤獨,甘于吃虧與受罪,方可成大氣候。想到這兒,心花怒放的趙進科心馳神往起來:這一回,就不再是昨天的趙進科了!回首望望漸去漸遠的黨校,一種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真的得感謝組織感謝黨感謝黨校,要不是來黨校,也不會遇見葉家母女,也不會有他的今天。也真得感謝潘正秋,要不是潘正秋把他打入冷宮,也沒有今天。為什么有人說“把微笑送給對你打擊最大的人”呢!對手,或者說,敵人,讓你堅強,讓你強大,讓你永生。石頭下的種子為啥繞個彎也要拱出地皮?生的欲望與生的壓力,才讓它強大。人就是一粒種子,也要活著。要活著,就要與各種壓迫你的力量作斗爭。這是人的本性使然。人生在世,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壞事,有時真的難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