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確定了如何把握風險的切入點,那么接下來就到了揭開風險真相的時候了。仔細地想一想,我們平時所說的風險在很多情況下并沒有那么大的風險。
假設整個世界只有你知道下面這三條信息(當然,這樣的事情在現實中不會出現):
①X公司開發(fā)出治療新型流感的特效藥,消息明日公布。
②Y公司的主打商品-某健康食品-被政府規(guī)定限制銷售,消息明日公布。
③Z公司雖然是擁有電動車電池最新科技的業(yè)界頂級企業(yè),但由于股市持續(xù)低迷的影響,該公司股價跌破歷史最低值。
在這種情況下,也許會有人認為投資①與③信息中公司的風險低,而投資②中公司的風險很高。但是,如果我們采取以下的行動,那么,投資②也會和①一樣,能夠毫無風險地賺到錢。
行為明天的結果
①購買X公司的股票X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賺錢
②賣空Y公司的股票Y公司的股票價格下跌,賺錢
所謂賣空,是金融市場中特有的一種操作,通過將股票先行賣出,等過段時間之后買回,從中謀求差額利潤。如果能夠靈活地應用賣空操作,那么即便股價下跌也不會出現風險。只要能夠預測到股價下跌的趨勢,就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而Z公司雖然是很有實力的企業(yè),但對于該公司的投資是否能夠得到回報尚不可知。也就是說,根據以上的信息,對Z公司進行投資是有風險的。
這樣,我們就會知道風險的真實面目。在金融學理論中,將無法預見的收益不確定性稱為風險。而對于像X公司和Y公司這樣的情況,不管期望回報值是正數還是負數,只要能夠確實把握的情況,都不能稱為風險。由此可見,“風險是指圍繞著期望收益率的實際收益的分布”,這就是金融學對風險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