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圓明園中搶走的京巴狗(1)

西方將主宰多久 作者:(美)伊恩·莫里斯


當然,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并未發(fā)生。至少,只發(fā)生了一部分。確實存在一艘叫“耆英”號的中國船只,它也確實曾在1848年4月駛?cè)雮惗氐臇|印度碼頭(見圖1),但那并不是艘裝甲艦,也并未載著一名中國總督到倫敦來:真實的“耆英”號只是一艘裝飾華麗的木質(zhì)帆船。幾個英國商人幾年前在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將這艘小船買下,他們覺得,將它送回故國會是一大笑料。

維多利亞女王、艾伯特親王和威靈頓公爵確實曾駕臨泰晤士河畔,但并不是來給他們的新主子叩頭的。相反,他們是作為游客來觀賞在英國所見的第一艘中國船的。這艘船確實是以兩廣總督耆英的名字命名的。但是,耆英并不是在1842年中國水師摧毀英國皇家海軍后接受英國的臣服。真實的情況是,他在那一年代表中國政府向英軍求和。在此之前,一支英國海軍中隊摧毀了所到之處的所有中國戰(zhàn)艦,使中國的海防炮臺寂然無聲,封鎖了聯(lián)系京城和魚米之鄉(xiāng)江南的大運河,使京城陷于饑荒之中。1848年,道光皇帝確實統(tǒng)治著中國,但他并沒有使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親王勞燕分飛。事實上,女王夫婦十分恩愛地繼續(xù)生活在一起,維多利亞女王不時發(fā)點脾氣,直到艾伯特親王1861年辭世。實際上是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親王使得道光皇帝夫婦勞燕分飛。

圖1真實的“耆英”號:1848年成群結(jié)隊的倫敦人劃船爭相觀看,《倫敦新聞畫報》載圖

歷史往往比小說更不可思議。維多利亞女王的同胞打垮道光皇帝,使他的帝國土崩瓦解,為的是最具英國特色的事物—一杯茶,或者確切地說,是幾十億杯茶。在18世紀90年代,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控制著南亞地區(qū),將其視為自己的封地,該公司每年從中國運往倫敦的茶葉價值達2 300萬英鎊。雖然利潤之大令人瞠目結(jié)舌,但還是存在一個問題:中國政府無意于進口英國制造的商品作為交換,中國政府只需要銀子。為了維持貿(mào)易,東印度公司感到籌措資金頗為困難。當商人們意識到,不管中國政府需要什么,中國人民總會需要些別的東西時,他們感到欣喜若狂,那就是—鴉片。最好的鴉片種植在印度,而印度正是東印度公司的勢力范圍。在廣州—一處外商可以進行貿(mào)易的中國港口,商人們出賣鴉片換取銀子,再用這些銀子去購買茶葉,最后再把茶葉以高價在倫敦銷售。

然而,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導(dǎo)致另一個問題的產(chǎn)生,在貿(mào)易中同樣如此。印度人食用鴉片,英國人則將鴉片溶于水飲用,每年大約消耗10~20噸(有些是用于鎮(zhèn)靜嬰兒)。這兩種食用方式只產(chǎn)生輕微的鎮(zhèn)靜作用,足以使古怪的詩人靈感大發(fā),或者刺激公爵伯爵們沉湎于酒色,但不足為慮??墒牵袊宋厨f片。其中的差異,就好比咀嚼古柯葉和將其在煙斗中點燃吸食的差異那樣。英國毒販故意忽視其中的差別,可道光皇帝并沒有,于是1839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了。

這是一場稀奇古怪的戰(zhàn)爭,不久便演變成了個人對決—在道光皇帝的禁煙力將、欽差大臣林則徐和英國駐華商務(wù)監(jiān)督義律艦長之間。當義律意識到自己行將失敗,他慫恿英國毒販向林則徐交出令人咋舌的1 700萬噸鴉片,并向這些毒販保證,英國政府將補償他們的損失。毒販們并不知道義律是否有權(quán)作出如此保證,但他們還是將補償照單全收了。林則徐收繳了鴉片,義律保全了面子,也維持了茶葉貿(mào)易,而毒販們則為毒品得到了最高的補償(加上利息和運費)。每個人都是贏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