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終日不知道挑戰(zhàn),那么人生也會一無所獲。
——海倫凱勒
在我乘飛機去國外旅行的時候,經(jīng)常能遇到鄰座的外國人與我主動搭話?,F(xiàn)如今,人們和外國人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也能習慣于這種方式,但是對于大部分比較保守和內(nèi)向的亞洲人來說,和不認識的人打招呼還是會感到不好意思和慌張的。由于這種文化差異,如何與初次見面的人開始談話成為了很多人的苦惱。
一些人會出于商務(wù)的原因而需要經(jīng)常與客戶見面,就算是第一次與客戶見面,他們也能因為工作話題緩解尷尬。不過,若是沒有商務(wù)需要或者不存在什么利益關(guān)系,他們則很可能在初次和別人見面時感到談話困難。
○ 一句話,就能化解旅途中的尷尬
如果你在乘坐飛機或者火車時,鄰座的人用善意的眼神和微笑向你打招呼道:“可能是因為周末吧,今天的乘客真不少?!蹦敲茨阋矐?yīng)回答:“是啊,好多人啊?!毕襁@樣簡單的回應(yīng)雖然不至于能夠解除兩人之間的尷尬,但是如果你僅僅偷偷地瞄著對方就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不是哪里讓你感到奇怪,整個旅行也都會籠罩在尷尬的氣氛中。因此,如果你需要和別人長時間在同一個空間里相處,還是用一句簡單的話先化解尷尬比較好。
○ 一句話,很可能會為你帶來姻緣
在相親的時候, 對方若是問“ 是不是相過很多次親啊”,而你則以簡短的“是”作為回答,那么談話就會立刻結(jié)束,而且還會讓對方覺得你對其并無好感。要是這樣的話,就算你對對方是感興趣的,你的意圖也會得到相反的結(jié)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你不妨按照以下的方式進行對話。
“是不是相過很多次親啊?”
“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有幾次了。我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年齡越大,被人介紹的次數(shù)反倒減少了呢?!?/p>
像這樣帶著幽默和自嘲的輕松回答會成為緩解尷尬的潤滑油,使得一起喝茶的時間也變得快樂。就算對對方?jīng)]有意思也會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說不定對方還會主動預(yù)約下一次的見面。
○ 一句話,很可能會讓你贏得客戶的好感
為了生意而與他人初次見面,有時會比私人見面更讓人覺得緊張,不知如何打開話題。其實,看看那些在生意場上叱咤風云的人物就知道了,他們在和別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并不完全是給人以“商業(yè)見面”的感覺的。因為他們知道,生意的成功與失敗真正取決于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
“您好,初次見面,我是×××?,F(xiàn)在在A公司做營業(yè)宣傳工作。像我在電話里說的那樣,我想要將B公司的宣傳做得更好?!?/p>
如果你在與客戶初次見面的時候,像這樣將業(yè)務(wù)內(nèi)容作為開場白,那么對方會信賴你并將事情委托給你嗎?如果在那個領(lǐng)域只有你一個人做得最好,也許你們會達到合作的共識,但如果不是,則會讓對方覺得不痛快。
換一種說法會不會更好呢?例如,按照下面的說法與客戶溝通,想想看,會達到什么效果?
“您好,初次見面,我是打過電話的A公司的營業(yè)宣傳部×××?!?/p>
在互相做完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坐下,然后對客戶說“才五月天氣就這么熱,看來這個夏天不會好過了”或是“貴公司的辦公室真漂亮,讓人舒服得都不像是在工作了,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工作真是讓人羨慕”這樣的話,能使得尷尬的氣氛緩和很多。
對方若是回答“是啊,天氣太熱了”或是“您過獎了,我只不過是不太喜歡過于業(yè)務(wù)化的感覺,所以隨心裝潢了一下”,那么雙方之間的尷尬氣氛就會完全消散了。
要是兩個人能在對彼此有好感的氛圍下談公事,就能很容易得到理想的結(jié)果或是制造下一次見面的機會。初次見面的時候正如外表給人的新鮮感和好感一樣,對話的內(nèi)容也是提高好感的重要因素。
Self-Tip
初次見面中說服對方的談話技術(shù):
○ 用對方不知道的知識武裝自己;
○ 成為情報提供者;
○ 借助具體的事例贏得對方的信任;
○ 使用容易且簡單明了的詞語;
○ 說話不要沒頭沒尾;
○ 在談話一開始就說明項目的核心;
○ 暗示對方可以從中得到的利益;
○ 不要任意地歪曲甚至是無視對方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