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減肥三部曲(1)

減肥,代謝說了算 作者:(美)戴安娜·克雷斯


 

第一步——碳水化合物處理的恢復:

令你獲得新生的8周

第一步 基本要素

時間:8 周。

挑戰(zhàn)內(nèi)容:進入低碳水化合物攝入期,讓你過度疲勞的胰腺和肝臟得到休息,同時讓脂肪細胞體積減小。

結(jié)果:你的體力會飆升,同時你會得到滿足感。你的體重會減輕,腹部脂肪會減少。同時,你的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血壓水平都會下降。

把《減肥,代謝說了算》減肥計劃的第一步看成春季大掃除。你可以通過這個簡單的步驟,將一些你喜歡吃的食物從菜單中清除,大步往前走。但是,這也可能需要你從本質(zhì)上清除一些控制著自己身體的紊亂代謝。

為期8周的第一步計劃結(jié)束后,你將從飲食中刪除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類食品。這將使你的胰腺獲得一個遲到的長期假期。這樣它就能有時間進行重組,以便日后更加健康地處理碳水化合物類食品。隨著超負荷疲勞系統(tǒng)得到休息,你的身體也會為今后你所希望獲得的最滿意的體重打下一個基礎(chǔ)。

作為一名注冊營養(yǎng)師,我從來就不是一個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計劃的粉絲。我認為,從每日膳食中消除一整組營養(yǎng)素的做法是錯誤的。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首選燃料性食品。那么,怎樣做到健康地將它從飲食中消除呢?

對B型新陳代謝研究多年后,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事實也證實,僅存在一種非醫(yī)學性控制血糖失衡的方法。這種減肥計劃必須暫時性地從膳食中消除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類食品。在這一康復階段還需完成兩件事情:

1.通過消除碳水化合物密集型食物,停止糖類向血流的供應(yīng)。 

2.暫時性地消除大部分碳水化合物,能夠使肝臟耗盡儲存的大部分可用于自飼機制的肝糖原。

因此,在實施第一個步驟的8周時間里,你的血糖將趨于平穩(wěn),不會再出現(xiàn)促進胰腺釋放過量胰島素的情況。你的胰腺和肝臟急需一個假期進行休息并恢復活力。

極低熱量飲食并不能保證營養(yǎng)均衡,但是它可以作為健康新陳代謝休息期間的一種暫時性選擇。這種飲食能夠讓胰腺和肝臟處于休息期,從而使其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進行第二和第三個步驟時,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會重新回到膳食計劃中。但是,那時你就能夠建立一個新的代謝平衡,以使自己的身體更好地運行。 

3天抱怨期

在實施計劃第一步的第4天,你將為自己身體的變化感到高興。但是第一步的頭3天勢必是艱難的,這也是我將這一步命名為“康復”或者“戒癮”的原因。從你出生那一日起,你的身體就已經(jīng)能夠利用碳水化合物作為機體的燃料了。現(xiàn)在,你在要求你的大腦在短時間內(nèi)選擇另一種燃料源。給自己幾天的時間適應(yīng)這種新的方法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估計你在頭3天會感到疲勞、暴躁、饑餓(即使你吃了許多食物)、碳水化合物狂熱、輕微顫抖、頭昏眼花,還有點頭痛。堅持住,你能做到的!

3天后,你開始感到有一些力量了,并且感覺好了很多,饑餓感消失,不存在碳水化合物渴求了。你也不會那么急躁了,而且感到更加輕松。在一周時間內(nèi),這一步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并且你的朋友和家人也可能會提到,在你周圍他們感到很高興。

為什么最初的3天是那么困難呢?你的肝臟這3天里以肝糖原形式儲存血糖。當你開始進行第一步時,你會停止從飲食中獲得密度型碳水化合物。你的肝臟也將按照每5小時一次的頻率進行自飼,這相當于每天5頓飯!作為對每一次進食的回應(yīng),即使你不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你的胰腺也會過度釋放胰島素,并且你的血糖將持續(xù)出現(xiàn)過山車現(xiàn)象。那些初期的血糖高峰和低谷也將使你變得煩躁不安、愛發(fā)脾氣。 

3天后,隨著持續(xù)消除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類食品,你的肝臟仍會有目的地消耗其儲存的大部分肝糖原,你的大腦也將制訂另一種能夠為身體供能的計劃。只要持續(xù)消除碳水化合物類食物,你的肝臟仍然持續(xù)消耗肝糖原,你的大腦就會選擇消耗肌肉或者脂肪來為機體供應(yīng)所需的能量。 

在《減肥,代謝說了算》一書中,鍛煉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由于它能夠為肌肉供能并使肌肉活躍起來。大腦將會單獨對活躍起來的肌細胞供能,并集中消耗不活躍的脂肪細胞,以供應(yīng)肌細胞所需的能量。

在第一步計劃的8周時間內(nèi),我們希望我們的身體能達到以下目標:

·保留肌肉;

·通過脂肪獲得能量;

·消耗以過量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形式存在的循環(huán)脂肪;

·讓超負荷工作的胰腺和肝臟得到休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