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和其他國家的神話比較起來,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幾點顯明可見的特色。
首先,我們感覺到,在我國神話當中,響徹著勞動的回音。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觀,認為一切文學藝術都起源于勞動,神話既然是古代人民的口頭文學,不用說也是起源于勞動的。這是客觀的真理,有大量材料可以證明這個真理。從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我們可以具體、鮮明地看到如下事實:神話中所歌頌的具有威望的神,或神性的英雄,幾乎無一不與勞動有關。像開天辟地的盤古,煉石補天的女媧,發(fā)現(xiàn)藥草的神農(nóng),教民稼穡的后稷,治理洪水的鯀和禹,親自在歷山種田、在雷澤捕魚、在河濱制陶器的舜等都是。
高爾基說:“在原始人的觀念中,神并非一種抽象的概念,一種幻想的東西,而是一種用某種勞動工具武裝著的十分現(xiàn)實的人物。神是某種手藝的能手,人們的教師和同事。”①從以上介紹的中國神話的主要內(nèi)容來看,這種論斷可說是確定不疑的。
至于說到這些神話里的“勞動英雄”所從事的勞動工作,也是很有意思、值得探討的。當然,既曰“神話”,那么他們所從事的勞動,就不是平常的勞動,而是生上了“幻想翅膀”的勞動。有的或者是憑借了神力,如女媧煉石補天;有的或者是使用了法寶,如鯀治洪水,使用了從天帝那里竊取來的息壤;有的神力、法寶或技術兼而用之,如射日除害的羿,既有天帝賜予的神弓、神箭為之助,又倚仗著本身的神力和技藝;有的則干脆變作異物,從事某種特殊的勞動,以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如傳說禹治理洪水,曾變作熊鑿山開路,等等。神話中英雄們所表現(xiàn)的勞動方式雖殊,其目的卻無非想要達到如高爾基所說的“減輕自己的勞動,提高它的效果”這樣的愿望罷了②。這在生產(chǎn)力低下、長期被生存的困難和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困難所壓迫著的原始社會的人們,通過幻想創(chuàng)造這些神話英雄來鼓舞他們勞動的熱情和征服自然的信心,原是容易被我們理解的。
其次,中國神話一個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從神話里的英雄們的斗爭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那種為了達到某種理想,敢于戰(zhàn)斗,勇于犧牲,自強不息,舍己為人的博大堅韌的精神。這種精神表現(xiàn)在古神話傳說里,的確是富于傳統(tǒng)的民族風格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神鯀盜竊天帝息壤用以平治洪水的神話。這個神話的部分內(nèi)容和希臘神話取火者普羅米修斯神話非常相似。不過,普羅米修斯神話到神話中英雄被鎖上奧林匹斯山,讓宙斯派遣的崖鷹日夜啄食他的心肝為止,也就臨近尾聲,由此見到他為人民有寧死不屈的奮斗犧牲精神;而和他相似的鯀的神話,到此卻還沒有休止。鯀被天帝誅戮在羽山,死了三年尸體都沒有腐爛,又從肚子里化生出他的兒子禹繼續(xù)完成他治水的功業(yè)?!磅厪停ǜ梗┥怼雹郏匀皇巧裨挘@一神話卻包含著多么豐厚而動人心魄的思想內(nèi)容?。 肚f子·養(yǎng)生主》說:“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鄙晕⒂悬c和鯀、禹神話的意境相近。為人民謀幸福的宏大理想,使鯀竟堅韌到能抗擊死亡,將自己全部心血和精魂化生出新的一代,去奪取斗爭的勝利,那非凡的英雄氣概,自然又超勝普羅米修斯了。神話中鯀的形象實際上就是世世代代和反動統(tǒng)治者作斗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英雄人民的形象④,此其所以為動人心魄,為萬古長新。
不僅是鯀,就是鯀的兒子禹,為了秉承鯀的遺志,繼續(xù)平治洪水,神話里說他逐共工,殺相柳,誅防風氏,擒無支祁,化熊開山,堅持戰(zhàn)斗,百折不回地以求達到目的;傳說里更說他“沐甚雨,櫛疾風”(《莊子》)、“手不爪,脛不毛“(《尸子》)、“顏色黧黑,竅藏不通”(《呂氏春秋》)、“身執(zhí)耒臿,以為民先”(《韓非子》)、“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史記》),等等:那種舍己為群,忘我勞動,大公無私的精神,又何嘗多讓于他的父親!
不僅是禹,就是射日除害的英雄羿,也能夠無懼于觸忤天帝,居然一氣射落殃害人民的天帝的兒子,又殺猰貐,誅鑿齒,射大鵬,斬巨蟒,屠戮九頭水火怪,生擒活捉大野豬,后來更和“化為白龍”、“溺殺人”的河伯戰(zhàn)斗⑤,射瞎了河伯的左眼;他那不顧利害,不計安危,只要是為人民的義之所在,就一往直前的戰(zhàn)斗精神,也是令人深深感動的。
不僅是鯀、禹、羿,更往上推,就是那荒古神話傳說中追日的巨人夸父,填海的小鳥精衛(wèi),以及被斬斷了頭顱,而猶“以乳為目,以臍為口”⑥,左手執(zhí)盾,右手持斧,在那里揮舞不息的無名天神刑天,他們的那種被某種堅強的信念所縈系著,雖然在他人看來事情已經(jīng)“不可為”,可是他們卻還奮斗不懈,為之不息的勇邁精神,也是多么鼓舞和激動人心,讓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