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擊敗索尼(3)

中國新首富:王傳福傳 作者:葉青


三、企業(yè)要做好本身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重視自主研發(fā)。

專利技術并不是神話,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大多都需要面對現有的技術進行突破。創(chuàng)新完全可以在現有專利技術基礎之上進行。關鍵是企業(yè)要對專利技術了如指掌,抓住關鍵點。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首先要學會規(guī)避壁壘性技術。壁壘性技術,往往都是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超出這個范圍不在專利壁壘之內。

以索尼訴比亞迪侵權一案為例,屬于索尼的專利是要求電池液容量在0.4毫升之上,比亞迪就將電池液容量控制在0.4毫升以里;索尼專利技術要求電池極片厚度在80~250微米,比亞迪所研制出來的電池厚度就在這個限制之外,侵權就不能成立。只要企業(yè)在原有的專利技術之上新研發(fā)的技術可以達到競爭對手的質量要求,甚至更好,并被市場所接受,這就是技術上的突破,屬于自行研制的技術創(chuàng)新。另外,企業(yè)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不要被專利所嚇倒,實際上,企業(yè)可以尋找更新的技術取代專利技術。替代的技術只要有效可行就能突破現有的專利技術限制,這更是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chuàng)新。

四、面對指控,中國企業(yè)需要更多的自信,敢于應訴維權。

知識產權的糾紛,表面上看是國際巨頭在維護自身的知識產權,然而實質上是一種商業(yè)競爭的手段。面對在成本上占據優(yōu)勢的中國企業(yè),國際巨頭利用知識產權訴訟來達到壓制對手的目的,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這也正是他們的高明和成熟之處。中國企業(yè)必須深刻了解到這一點,除了學會熟練應付此類競爭手段外,還要學會主動采取類似的手段,同樣利用知識產權來保護自己、還擊對手。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比亞迪的這次訴訟是中日企業(yè)在高新科技領域對壘中,中國企業(yè)首次勝出,非常不易,為其他國內企業(yè)提供了一些借鑒?,F在,中國公司通過申請專利無效來反對國外跨國公司的打壓已經成為企業(yè)之間競爭的常態(tài)。

在法律程序上,專利獲得通過之前和之后,任何權利人都可以對此專利表示質疑,專利是公開的信息,經過專利局審查許可之后給予授權,而專利權證被公開之后,法律規(guī)定的專利權相對來說就是一種壟斷性的市場權利。但是從法律層面上而言,任何專利申請在法律上獲得“專利權證”后都有被判無效的可能。企業(yè)先登記專利注冊,會獲得一個暫時性的壟斷權,而這個壟斷權下一步要經受其他技術相關人和競爭對手的考驗,基本上是來自競爭對手的考驗,也就是說競爭對手在掌握相關有效信息前提下仍有可能訴請該專利無效。競爭對手對專利信息的掌握遠勝于專利審查員,他們?yōu)榱藢够驌魯「偁帉κ?,有相當機會通過全球專利數據庫檢索,以找到致使其競爭對手專利無效的證據,未來專利戰(zhàn)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